“沉睡于灵魂深处的角落”
古街的老房子依旧保持着当年的砖墙,砖与砖之间还是一如既往的默契,含住了来往的泥沙,融为一体?倒是增添了许些番独到之处。
延着屋檐,伴着声声雨滴,檐挨着檐,隐隐缝隙下,两 屋角处,滋养着一窝紧一窝的“无名草”。狗尾巴?牛筋草?地道人一看便识得。
雨天滋生的青苔,依附于上下石阶身上,披上一件遮雨衫,那是恍惚的一抹绿,被时间耽搁了,它是孤独的,缄默的。曾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倾倒;也曾为油菜花的朴素所叹服;而今,多的却是对这“恍惚绿”油然的敬佩。
过了石阶,恍进眼里的则是记忆的通道。屋前皆有一扇深重而沉稳的大门,透着许些泛黄的光泽;再轻轻叩响它的鼻环,使之与木门配合上演了一场《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甚是妙不可言,在配上这古韵“屋”,意境便可意会。
踏过“恨天高”的门槛石,沿着有泛冬开裂之状的土墼(ji)墙边,积着多许大白菜,紧挨一旁的是丛丛茂盛的绿油油灌木,轻轻撩开下层草根部,一群野猫正闲逛其中,不亦乐乎。小闹小闹,雨后的土壤多了些晴日缺少的光泽,饶有几番它趣。
天空透着少许蓝泛着少许白,与之灰白格的时尚网,老屋的独到气质,在这大自然的晖应中,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偶尔屋角一旁的沉郁,隐隐引诱人去眺望它,是格外欣赏,黄的让人心旷神怡,伴随空气逐步渐渗,闻之,身临自然乐园;凑近些,拾起一片;高举,与雨后的阳光重叠,一束投射的光,打在老屋的瓦檐。一幅不食人间的格调韵味之作就这样唯美诞生了。
围绕,渗透,领获……
(#古风乡韵# 走在思考的人生路口,你曾遗失过什么?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作品,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不知渗透了多少层,我想呈现给读者的是我键盘下最纯透的字符,可能我阅历不够,知识不广,等我成长,希望你们给予我意见,陪伴我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96537/a73cc24e0920c18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