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屋外时不时传来蟋蟀的振翅声,偶尔夹杂着几声犬吠声。
阿越躺在床上,肚子传来咕噜咕噜的叫声。
经过一阵忍耐,阿越还是起身,准备到厨房找点吃的。
走到客厅时,发现客厅里有一抹微弱的亮光。
在黑暗之中,这抹微弱的亮光显得格外耀眼。
阿越开启手电筒,一看,是父亲。
“爸,你怎么还没睡呀?”话还没说完,阿越的肚子又传来响亮的咕噜声。
“厨房里还有几个晚上吃剩下的馒头,凑合吃吧,”父亲低声说道。
父亲熄灭了手中的烟,又从烟盒里拿出一根,点燃了起来。
“爸,少抽点烟,”阿越嘴里啃着馒头,一边劝着父亲。
父亲沉默不语,只是大口大口地抽着烟。
“还在想我的事情吗?”阿越突然问道。
父亲点了点头,“你考虑清楚了吗?真的要外出离开村子,到广城务工?”
“是的,我已经考虑清楚了,我想离开这偏僻的山村,走出大山,去大城市里寻找梦想。”
父亲继续抽着烟,狭小的屋子里烟雾缭绕,父亲双眼凝视,陷入了沉思。
在此前不久,阿越还在帮着父亲忙春耕。
刨土插秧施肥放牛,阿越都干得十分娴熟。
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是个踏实的孩子,干活从不嫌累,照这样下去,日子总能慢慢改善,”父亲内心嘀咕道。原本以为阿越会一直待在村里,帮父亲干农活。
可就在一个月前,阿越的叔叔买了一台收音机。
这台收音机改变了阿越的想法,令阿越心生离开家乡,出外闯荡江湖的念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公南下演讲,改革浪潮大肆掀起。
阿越在收音机里听到国家改革开放的相关信息,了解到农村里的年轻小伙纷纷放下锄头,离开那一亩三分地,前往南方的大城市里追梦。
这不禁让人为之振奋,阿越顿时感到一腔热血,想要放下锄头,离开田地,赶上时代的浪潮,出外闯荡江湖。
某天,在帮父亲放完牛后,阿越回到家中,跟父亲说道,“爸,我想南下,去广城务工。”
“去南方,你是认真的吗?”父亲放缓了语气,手里夹着燃烧的半根烟,一脸严肃地看着阿越。
“是的,爸,我已经考虑清楚了,”阿越坚定地说道。
“其实没必要跑那么远,待在村子里,只要我在用心点,多种点稻苗,你的口粮就出来了,没必要跑那么远,待在家里稳定一些,”父亲双手合十,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顾虑。
“不,我不能够一辈子待在村子里种田,我想顺应时代的潮流。”
话还没说完,父亲便打断了阿越,“可广城那边,我没有亲戚熟人,如果你遇到了麻烦,那该怎么办?人生地不熟,总会有什么突发情况发生。”
“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总会有解决的办法,”阿越一脸乐观。
父亲继续抽着烟,陷入了沉思。
阿越下定了决心,帮父亲干好最后一批农活,就离开家乡,前往广城。
离家外出的日子越来越近,阿越两眼泛光,满脸都是期待,唯独父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僵硬严肃的脸庞。
离家出外前夕,父亲坐在客厅里猛得抽烟,顾虑,不舍油然而生。
离家出外的早晨,阿越起床吃早饭。
走到父亲的房间里,看到床头放置着折叠整齐的被子,而父亲早已去田地里干活。
“昨晚那么晚睡,父亲今早还是按时去田地里干活,父亲真是个勤劳的人,”阿越喃喃自语。回到客厅里,阿越看到茶几上放置着几张钞票,钞票下边还垫了一张纸。
阿越拿起纸张,看着歪歪扭扭的文字,默念道,“阿越,这点钱拿着,以防不时之需。如果在广城待不下去,就回家吧。”
阿越看着窗外冉冉升起的太阳,脸上露出了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