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面老罗的图,问一句“老罗,你疼吗?” ,呜呜呜呜呜呜,我也疼,不,我说的不是你打脸疼,是我的脸的疼。
所以我最近感觉到打自己的脸了。
但是又怎么样呢?毕竟 雷.达里奥 还说过“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
我这速度还有点快,貌似觉得几个月前的自己就已经是个蠢货了,我是不是要夸夸自己。
看看下面这张图是我几个月前写的文案,今天一不小心看到了之后,真的是觉得“蠢”啊。
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部分文字我打了马赛克。
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就是不怎么吸引人。今天看了之后, 如果我自己是用户,我的感觉就是看完了之后不想说话,就算想说话也只想回一句 “哦,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好的文案一定是让用户感觉到和他有关
一个产品的出现本身就是要解决用户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包括他们的心理需求,说白了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在互联网的圈子,大家都喜欢张口闭口谈论痛点,那么什么是痛点呢 ?
说到痛点,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经理可能会讲到这张图。
老罗,打脸疼吗? 你疼,我也疼啊。这张图无论是放在现在和过去,都非常经典。它为痛点指明了一个大方向。当我们发现了一个需求,而这个需求又是刚性,没有满足会感到痛苦,但是现实中却很难满足,这就是痛点。这些需求往往都包含在这个大金字塔里面。
但是当我们发现了这样的痛点的时候,我们要让用户明白,我们的产品能帮助他们解决痛点。
例如大龄单身青年,找对象就是一个需求,平常倒没什么,七夕这一天来临,满大街的秀恩爱,“有一个对象”这件事对单身青年们来说就成了一个痛点。
文案的作用就是要告诉他们,我们能抚平他们身上的“痛”,帮助到他们找对象。
拿一张七夕优质文案来说:
老罗,打脸疼吗? 你疼,我也疼啊。看完什么感觉,作为单身狗,看则广告,好像吃了他家的甜点,自己就能被爱一样。
明明知道甜点和被爱没什么关系,但是就是有这种莫名的感觉。
因为它营造了你想要的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里面巧妙了地打了广告,而你不仅不讨厌,反而还觉得感动(不好意思,暴露了自己。放一个笑哭表情)。
再反观那个打我自己脸的文案,如果说能描绘的更加场景化并配好场景图,岂不是更好。例如可以这么说:加入XXX ,让创业机会主动找你。是不是就稍微好一点了。然后再搞几张高大上一点的图配上。
有了场景,接下来就是代入感 。
写故事是一个不错的增加代入感的方法
上面这张图,配图其实个人觉得一般,但是文案确实写的是目标用户内心所希望场景,职场人士当然是希望得到老板的赏识啊,这不上面写的 ,自从用了脉脉,老板都要跟自己打听内幕了,这种场景难道不让人向往吗? 赶紧掏出手机,下载一下。
看到这里,其实不难发现,写文案其实和我们平常说话是一样的 ,如果只是一味表达自己,沟通的对方可能也只能在内心来一句 “who care ?” 了。多专注对方的需要,让对方明白自己能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才是引起谈话兴趣的关键。
下个星期继续更文案写作的,毕竟一个好端端的一个搞产品的,现在搞起文字工作了,不快点“啪啪啪”打脸怎么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