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还愿意出生吗?很明显,愿不愿意取决于每个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满意度。
是什么决定了你对“此生”是否满意,怎样才能更满意?随着科技发展和商业化渗透,海量碎片化信息和人的物化愈发令人焦虑困惑,更需要找寻问题的答案。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经过十多年的阅读与准备,两年多的专心写作,将人类历史与思想史中相关的哲学与信仰思考,凝结于《人的应当》,引导读者在生命的跌宕际遇中体悟到更深的幸福。
作者何道峰1984年进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1992年下海经商,1999年以志愿者身份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是国内第一个大型NGO组织作为法人代表的志愿者。
在书中,他将人类历史定义为“人的能够”与“人的应当”的相互矛盾与彼此推动——物质发达、技术进步往往带来精神危机,并在深重时呼唤智者的深思与信仰,从苏格拉底到孔孟老庄,从圣经到儒学,从基督到佛陀……而今天,物质追逐和精神追求严重失衡带来的困境,成为每个人都面临的挑战。
重新平衡它们,离不开关于信仰的思索。信仰,不单指宗教信仰,对普通人而言是内心所依止的关于人生的信念,对顺逆境的解释,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规约和自我激励。
书的第一章《人类:特质、本性与公共冲突》,阐述了在大自然和凶猛动物面前生命力脆弱的人类,依靠不断发展的社群组织逐渐主宰地球,但当社群组织越来越强大,技术及其它资源使得“人的能够”日益提升,个体与社群彼此间产生了合作与竞争,自由与约束等矛盾,冲突频发。离开信仰,人就生活在弱肉强食的无止境的暴力世界。
毕竟,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在利益诱惑与激烈的冲突面前,自觉做出符合道德水准的选择,需要对信仰的坚守。
为此,人类一直在思考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书中谈到了古希腊二元论世界观,基督教的爱与宽恕,佛教的四圣谛和八正道以及儒家思想代表老子所说的“道”,他们均是在清醒看到“人生如果只以自我为中心竞争与奋斗,将深陷烦恼愁苦”后,对持久幸福的反思,一致的结论是:智慧和内心的宁静及真善美,才值得生命追寻。
当人人感叹“内卷”越来越严重时,反复无常的疫情让一切雪上加霜,每个人对“无常”的感受更为深切,外在的以数字衡量的得失难以掌控之时,需要坚定的信仰,在起伏的命运中保持内在的安定。
东西方先哲们关于灵魂与身体观点的殊途同归,也是缓解“内卷”的灵丹妙药。当人们以内心平和为重,不再攀比以数字衡量的外物和名利,自然会走上不同的人生路,便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更不会在喧嚣的世界里迷失自己。
所有外在的追求都存在“边际效应递减”,对欲望的审视与克制,注重心灵与智慧成长,才真正“不负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