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说“20岁的你,应该活得像只猫。”我不知道像只猫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当我看到20这个数字的时候,真有种莫名得恐慌。再有半年我也要20了,再不能拿周岁当幌子,再骗自己还年轻。人生苦短,最绝情的不过时间,原先不能理解的话,突然间好像全明白了。我认识的学姐学长不少人都感慨自己老了,有时我也这样调侃他们,却从没放在心上,也从未细想。人怎么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呢,是早上梳头时不小心出现的一根白发,是描眉时发现眼角多的一丝皱纹,是看到那些学弟学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脸庞,是整理柜子时发现自己曾经写给自己的信……人总是怕老的,也总是怕死的。我有时不明白人为什么总这样怕,有时又好像懂了些。
人们怕的,大概不是老,也不是死。而是一辈子过去了,你还未留下什么值得怀念的事,甚至也许不会有什么人会挂怀你。
实话说,我觉得人真可怜。人们忙忙碌碌一辈子,追求的东西却总那么虚无缥缈。周老师讲“孩子是实用主义者,青年是理想主义者,老年是神秘主义者”,这话不无道理。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行进着,这条小路弯弯曲曲,有时繁花似锦,有时泥泞不堪,有时我们会迷失在醉人的花香中,有时我们会在风雨交加下摔断腿,我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迷茫,越走越害怕,越走越心急。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越长大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环绕我们周身的那层迷雾似乎愈来愈浓厚,因它拨不开,使我们焦躁,使我们丧失信心,最终使我们连所拥有的东西都看不到了,一心去抓那迷雾外的东西。人总是贪心的,握着手里的,还要踮脚,去够那高处的;这贪心并没有什么不好,若不“贪心”,何来上进?我只是觉得人至少要懂得自己的心,要知道自己为何而贪,贪的是什么。有的人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一辈子只能人前光鲜人后痛苦。
我也贪心,我也不知道自己贪些什么。几近二十年的岁月过去,我的人生中留下的,“上学”一词便全然概括,实在是乏味至极,每每想及此,总也莫名恐慌。可再细想,又觉得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乏味”“平淡”的过来的。
这样平淡而乏味的人生我们却还是一直坚持着,哪怕迷失了,犯错了,跌跤了,却还坚持在行进着,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再想想,也许能再想明白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