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诗经里的婚姻

作者: 梦沁 | 来源:发表于2024-05-12 23:49 被阅读0次

婚姻,这一人生大事,历来都备受瞩目,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未婚者视婚姻如坟墓,仿佛步入其中便是步入了无尽的黑暗;而已婚者则觉得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其中的甘苦唯有自己清楚。其实,这样的观点并非现代才有,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两千年前的婚姻观念与现代有着诸多相似。无论是婚前的忐忑不安,还是婚后的琐碎平淡,都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婚姻的呢?他们又是如何解决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呢?让我们从《诗经》中寻找答案。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时期的诗歌,其中不乏关于婚姻、爱情、家庭等话题的作品。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评价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这意味着《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源于民间,讲述了男女之间的故事,涵盖了爱情、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

3

打开《诗经》的首篇《周南·关雎》,诗中描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美好景象。雎鸠-这种体型硕大的鸟儿,如今我们称之为鱼鹰。鱼鹰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忠诚,它们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在阳光照耀下,这对鱼鹰依偎在河中的小洲上,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和彼此的陪伴。

4

与此同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则展现了少女的勤劳与美丽。她在河畔采摘着荇菜,这一幕被一位少年看在眼里,心生倾慕之情。然而,爱情并非无理取闹的借口,追求也需要有分寸和敬意。因此,少年在经历了长期的思念后,才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的心意。他拿起琴瑟,用音乐传达出对少女的亲近之心。

5

淑女端庄娴雅,如静水深流,琴瑟和鸣间,情感之波荡漾而出。旋律悠扬,如清风拂面,少年含蓄之情如泉水涌动,绵绵不绝。少女低头采摘荇菜,心中却早已被那悠扬的琴声所吸引。那乐声如细雨轻拂,轻轻掠过她的耳畔,拨动她内心深处的琴弦。她抬头望去,只见少年手执钟鼓,轻敲细打,每一声都如同天籁之音,直击她的心灵。

6

那钟鼓之声,仿佛诉说着少年的心意,愿其声能带给少女无尽的欢乐与温暖。在这琴瑟和鸣的旋律中,两人的情感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共同演绎着青春的篇章。淑女婀娜,琴瑟和鸣。这句话,始终贯穿了他的深情厚意。他并未强求女方的回应,只是默默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近年来出土的竹简《孔子诗论》中提到:“《关雎》以色喻于礼……”这正如他以君子的倾慕之情,向世人展现了即便情感炽烈,也要恪守礼节的原则。他借助“琴瑟”传达了希望与她共度一生的愿景;通过“钟鼓”表达了自己深深的真心。

婚姻之路,首当其冲的考验便是能否真诚相待。

跨越千百年,我们依旧能在《诗经》之中,体会到每一对夫妻的悲欢离合。

相关文章

  • 《诗经》里的婚姻

    一起读《诗经》――风*周南*樛木*螽斯*桃夭 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书,静静的品读,触摸每一个字,领略每一种情,甚好。 ...

  • 那些藏在诗经里的爱情

    踏上文化寻根之路,淌过三千年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用深邃的目光洞穿所有书页,屏气凝神,你听,那一声声一唤唤...

  • 我把悲伤写成了诗

    我把悲伤写成了诗 溶进了你的血液里 于是你有了温度 难过时 它藏在春雨里 绵绵不绝 多愁善感 流泪时 它藏在诗经里...

  • 诗经里的美满婚姻

    初恋、热恋,最后结婚组建家庭,这是爱情的三部曲。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几乎是我国古代人民理想的婚姻结合,特别要求妇女...

  • 你的爱情,原来都藏在《诗经》里

    茶道丨香道丨诗词丨文学丨人文丨养生 山无棱,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邪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该是一种...

  • 隐藏在《诗经》里的女子- 宣姜

    宣姜,准备嫁给公子伋,却被公公卫宣公(伋子的父亲)劫了糊,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又嫁给了公子伋的亲弟弟公子顽,又生了五...

  • 隐藏在《诗经》里的女子-庄姜

    庄姜,齐君之女,东宫之妹。嫁的是卫国的国君卫庄公。她的美丽,在《诗经.硕人》中有描写,如果庄姜排在第二,没有人敢排...

  • 隐藏在《诗经》里的女子-文姜

    文姜,是春秋三小霸之一齐僖公最受宠的女儿,也是鲁桓公的夫人。和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在诗歌中,是...

  • 隐藏在《诗经》里的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卫国人,出生在卫国的都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我上班的附近有一家KTV叫朝歌)。她是大名鼎鼎的美女宣姜的女...

  • 聆听诗经里的歌唱

    在纸张文字里寻一曲曲歌谣,便找到了诗经。许是历史飘摇的时光太过悠远,那些藏在《诗经》里的文字层层激荡,化为一串串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在诗经里的婚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zu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