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文章,其中一句话我要拍案叫好:
“如果真正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尽早地融入到行业内部圈子,更加核心或者更加前端,圈外人只有等到变化了才行动,就太慢了。”
我自己是心有戚戚的,真特么就是这样。
人们常说一句正确的废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但问题是如何做正确的选择呢?
前提是要有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格局。那么再挖一层,如何获得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眼界呢?
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眼界和格局。
在各个行业,圈子外的人,看到的是发生的现象;圈子里的人,看到的是内在的逻辑,才会早一步嗅到行业目前的变化和未来的方向;在事件还没有成气候前,在获得大众认知和理解前,提前做好布局,早踏出一步,获得宝贵的时间优势。
要知道,现在的商业,做一件事情,时间的早晚,往往是能决定成败的。一条赛道就那么多人,早进来的人就卡住了位置,外面的人,要么没机会进来,要么花更大的成本挤进来。
就像微信公众号,13年罗辑思维第一批进场的时候,一片蓝海,现在罗辑思维700多万用户订阅,13.2亿估值,论商业变现能力,可以说是互联网第一大号;14年财经网红吴晓波开了吴晓波频道,抢占财经自媒体领域,目前也有200多万订阅。
其实论当年江湖地位和名气,吴晓波是在罗振宇之上的,就是因为来晚了。15年大家都看明白自媒体的IP魅力和流量价值,开始纷纷抢占的时候,此时的获客成本已经很高。
蓝海已经变成红海。今年当还有人说我想开通个微信公众号来创业的,我们只能表示呵呵了,亲,现在都已经是直播和移动视频的时代了好么?不是不可以,是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
而圈外人最担心的,并不是战术的不努力,而是想错或者是想偏了战略方向。
你不在这个行业内部圈子里,你无法深刻理解一样事物的现在和未来。等大家都理解,都明白过来的时候,你再进场,就没什么机会了。
不要等风走了再行动。
我现在开始有这样的体会,就是不同水平的平台,对一个人同样努力的付出,带来的效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就像之前是靠贩卖自己的劳动力赚钱,后来开始用资本赚钱,后来开始直接用资源赚钱,付出可能越来越少,但是回报越来越大。
一个人如果一直长期处在同一个段位的平台,尽管吭哧吭哧地辛勤劳作,顶多就获得稳定线性增长的收入或成长曲线,肯定追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但是如果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会发现整片天空都是不一样的,思考的高度和连贯度也也大有长进——恭喜你,进入职业的快车道了。
并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只是,
我们真的需要有更正确的努力姿势。
在天朝,辛苦是最廉价的,对吧。
有很多人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平庸,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因为自己四周的圈子就是自己眼界所能及的世界,看不到更多元的可能性。差不多的状态,差不多的阶段,差不多的收入,差不多的思维方式--四周没榜样,标签找不到。
这时候,你需要换个圈子!原有的圈子会把你的激情和斗志消磨掉。有句话说:你“身边最要好的十个人,加起来的收入,再除以十,就是你的收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进了一个圈子,可是却呆着不动不学,就好比你好了买不看不读,有用吗?半毛钱用没有!但是很多人以此来安慰自己,好歹我进了这个圈子啊!所以你看,他/她报了很多课、进了很多群,却没有任何的进步。如果是这样,不如退掉,落个清静。
想要提升,想要学习,时间别拖太久,一步慢,步步慢。
2018年,收获满满;2019年,我将依我之力,带动更多的人来学习、提升、改变自己!
期待与你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