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圣诞匆匆过去,对于外国人而言新的一年已经开启,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圣诞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过去了。
商家为了节日红利大肆渲染节日气氛,而人们也乐于在这样一个节日与身边知己好友、爱人、亲人一起欢聚。每个节日都有它的符号,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而圣诞的标记就是平安夜寓意平安的“苹果”。
犹记得大学一年级,宿舍六个人,一手握着手机电话和男友通话,一手拿着苹果六个人相互傻笑,一起等到12点,12个人同时咬下平安夜的苹果,那种咬苹果的仪式感每每想起,仍有不可言语的温度,那个圣诞节也成为了我为数不多的节日记忆之一,一生难忘。
仪式感在随性的人眼里是“作”的代名词,但它却能赋予生命新的意义。
仪式感让生活更有节奏
人的智力是由大脑表皮层面积决定的,大脑表面积越大则人就越聪明。人脑沟壑有先天原因,但后天的刻苦也能加深沟壑的深度,沟壑越多,人越聪明。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工作,这使得大脑很easy的将每天的内容“control C”+“control V”,没有太多波澜与变化。但当某天做一些不一样的事则会激发大脑回路运转,大脑“动起来”会无形中加深大脑对事物的记忆,沟壑自然加深,记忆力也相应的提高。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宅在家的人会感觉看一天剧时间过得特别快,而参加出门登山、参加社团活动、看书画画等活动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大脑预料之外的活动打破了自身的舒适区,把人置身于另一个环境。此时,大脑必须运转才能跟得上节奏,它在为你存储回忆片段的同时,也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节奏感。
仪式感让生活更加自律
KEEP曾用“自律给我自由”的slogan刷爆各类社交网络和线下公交站台。这是尹蓝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道出了仪式感真正的内涵。在很多人眼里仪式感的生活只是枷锁。“人生在世干嘛活的那么累呢?每天按心情过不久好了吗?”可是,按心情过真的就不累,生活就一定开心吗?未必如此。仪式感的生活或多或少会夹杂无趣,当你想和伙伴约饭时,今日单词任务还没背完;当你想要逛街shopping时,今天要完成的读书笔记还没写。这时的你被仪式束缚,可口的饭菜、精彩的电影只能违背着“良心”缺席。真正成功的人正是每日坚守自己的仪式,每天重复着“今日List”的项目,打钩、完成、下一项,打钩、完成,才有了几万小时的积累,也才有了专业技能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没有人天生是专家,也没有不经过锤炼坚持的成功。保持生活的仪式感,才能让“坚持”二字的分量真正落到生活中去。
仪式感让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有时间了一起吃饭”曾几何时,这句真心期盼慢慢演变为客套的应对。当时说这话的时候,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很渴望再次相聚,可身处在繁忙的当下,每个人都在为工作奔波,每天都有新的情况要面对,偶尔不加班的日子只想早点回家把积累的脏衣服洗掉。生活把每个人的日子都切碎,工作把每天的行程都排满,用来相聚的时间寥寥无几,聚会的理由,许多人没有,节日则给出了最好的借口。不要吝啬节日的相聚,这种仪式感是一个纽带,可以将人们紧密的拴在一起。在节日的加持下,朋友可以肆无忌惮的抱怨、情侣可以浓情蜜意的约会、家人可以亲密无间的聊天。节日的仪式有时会让人厌烦,但真正缺失时又会无比想念这种欢聚时光。
生活中的各式仪式感,在不同维度里微妙的存在着,它让生活多了一层意义,少了一些苍白;多了一些动力,少了一些借口;多了一些亲密,少了一些疏离。享受它带来的不同改变,就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真实的幸福。
2017,给自己的生活多些仪式感
爬山看日出,开启新的一年,遇见浴火重生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