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的不是查尔斯 · 狄更斯笔下18世纪轰轰烈烈的法国,而是21世纪奔流激荡的当代中国。疫情当前,我看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场面,每一个人都戴着口罩,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刷刷新闻,今天的国外已累计确诊118.24万,国内8.29万,据说这些数据还只是保守数据。大概是我偏重于看关于焦虑、困惑的话题,手机总给我推送一些“紧张兮兮”或者“感动人物品”的新闻。
疾病给予我们的生理以重创,而精神上的疾病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也看到很多人自杀、跳楼,或者做着伤害别人的事情,又或者有些人他默默无语,在沉默中走向爆发亦或是灭亡。
我总是在思考着,是不是内心失去阳光的人,他们就像一叶在大海上的扁舟,找不到方向。
那些急于想要进步的人啊,我想应该也是如此,在一次次尝试中失败,在一次次挣扎中放弃,吐槽着环境的恶劣,责怪着自己的无能为力。
如掌控习惯里面说的,习惯是让你驶上高速公路的匝道,确保你保持着成功者的身份,予以投票,是积累你着你想要成为的人的证据。它摸透了人性,让你在自动驾驶中保持着120km/h的速度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那么,刻意练习则把你从无意识驾驶中拉出来,它坐在副驾驶座指导你如何精进,和你聊天,避免你无聊,避免你睡着,增添你驾驶过程中的乐趣,让你在反馈中挖掘人生的意义。
其实我对于能够练习满一万个小时的人就充满敬畏之心,因为至少一个人能够练习一万个小时,证明他很有耐心,也敬岗爱业。据说艾里克森博士的刻意练习多是针对“认知复杂性”低的活动,例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可想而知,这些技能都是只要持之以恒地练习,有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就可以获得的。简而言之,它们都是已经很规范化的,只要一级一级地升级打怪,最后是能够获得胜利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就是有一半的人,这些也无法完成,因为,我们往往知道道理却也做不到。
再说说它的争议性。
对于认知复杂程度高的活动,比如说销售管理、人际沟通、领导力、性格塑造、当父母等,情境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更模棱两可、不好把控。就更少的人可以学习得好。
因此,我推荐我们走到情境中学习。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自己独自学习,而是走到情境中去学习。你想学习销售,就走到销售的环境中去,想学习当父母,就直接进入父母课堂,结婚生子就好,毕竟没有那么多时间等你完全准备好就开始。
据说,有效的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就是说一开始你帮别人跑跑腿,后来跑着跑着就变成别人给你跑腿,关键是你得迈处那一步。
主动人总是在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虚心请教,总是在环境糟糕的时候突出重围,总是获得机会获得挑战,积累人生的财富挖掘宝藏。
刻意练习带你进入人生的新纪元。
祝福亲爱的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情境,在那里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