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林在《消失的童年及其他》里面曾经讲过:“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这些树影响着未来。”
朱先生在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事例,大意讲: 很多人把丹麦、挪威这样的国家看成人间天堂,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丹麦和挪威为什么可以成为人间天堂。
这是因为他们的儿童文学非常发达,人类精《神史》上的瑰宝《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就出自这里。这些精神作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丹麦人和挪威人。可以说,他们的幸福早在他们小时候就被这些瑰宝所决定的。
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的确,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他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够形成。
如何充盈?唯有阅读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
一如美国的著名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走,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会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想到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于孩子的共读中,一次次寻找错过阅读关键期,迷失在童年精神禁地的自己。
2
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文艺、体育的课程,而是通过一种整合的生活方式,并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把那些真正对于一个人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让阅读、反思与行动在生活中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存在,让教师与学生能够真正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17年2月,教育部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素质教育指明方向 STEAM教育正式纳入国内教学目标。
何为STEAM?
S代表科学(Science),促使孩子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科学家的思维;T代表技术(Technology),提高自主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E代表工程(Engineering),能够执行和做出决策,像工程师一样去解决问题;A代表艺术(Art),强调艺术和人文,拥有艺术家的想象力;M代表数学(Mathematics),培养数学,帅开启数学家的第一步。
STEAM教育,旨在让孩子从不同教育局都认识世界,成为一个主观决断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外化到我们的课程中,衍生出众多科目,比如科学实验、乐高、创意美术、数独等等。
这些能真正覆盖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吗?未必。
因为这对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教师,通过借助这些素质课程与学科课程交叉,整合成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理解力的思维与学习方式,教给孩子。
对于家长,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光要延续学校的教授重点,还要主动引导智慧培养,将真正对一个人终身有用的能力,潜移默化身教言传,比如,让我们的阅读融入身心,与呼吸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