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朱永新教授《我的阅读观》中的篇章《静思觅恒谈阅读》。朱教授的阅读观给我不少启示,他对孩子的阅读和教师的阅读的一些观点让我深有体会。现摘录如下:
“对孩子来说,早期的阅读是扎根在孩子心灵深处的永恒记忆,童书中孕育着动物、植物、人物的美好形象,承载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尊重、友情、爱等,这些情感的种子在幼儿阶段播撒下去最能根深蒂固,并能在日后长成参天大树,伴随一生。”
“对教师来说,要弄清教师专业阅读与人文阅读的关系。前者只是一个领域,后者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老师和孩子共同阅读,很多老师要补童年的课,否则老师就没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语言、共同生活的密码。”
对于我来说,因为小时候童年阅读的缺失,这是一个遗憾,我确实需要补一补这方面的内容,当然我也很享受这样做。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也深知童年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下定决心要重视儿童阅读问题,指导孩子选择优秀的儿童书籍,与孩子一起走进阅读,共同体味阅读的美好。同时,在促进自身成长的方面,我也应该重视教育名著的专业阅读,让一些优秀的理论助力我的教育教学工作。
朱永新教授定义读者应有的读书品质,即有心读、有书读、读之有法、能真正收到效果的必要前提,概括而言就是四个字:静、思、觅、恒。“静”让我想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与“思”关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