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entry(入门)理论

每周日晚上8点,我都会习惯性的打开喜马拉雅听节目。这一期的节目中,有听众问主播:“怎么才能像你一样,对什么事情都有好奇心?并且自学很多新本领。”其实我所说的这个主播,就是微博上很红的一个博主竹子。想必很多人都认识她,我一直很欣赏她那股子洒脱劲儿,并且得知她是自学的摄影和剪辑,一个人把婚礼摄影工作室从伦敦做到北京。而且她业余爱好非常广泛,喜欢读书,旅行和写作,还不断学习游泳,滑板等技能。这样的经历对普通人来说的确挺值得我们羡慕的。
竹子回答听众问题的时候没有多说,随意的说了一句: “说到这个好奇心,我感觉我天生就这样,而且我认为好奇心是有一个entry的"。就是她这么不经意的一句话,反而引起了我的思考。结合自身的体会,我对此观点进行了一个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很简单的理解竹子的那句话。
分析她本人:从小接触到的资源多,父母学历高和家庭文化影响,国外留学工作创业,思想开放,环境宽松自由。
对比我们普通人:父母和家庭普通,从有思想以来,家里的教育就是考上好的学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小时候的爱好和兴趣,也在漫长的应试教育中磨灭和消失。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成年独立后如何找回自己的好奇心?如何培养一门爱好和兴趣?

之前在一篇文章中,其实探讨过一些方法。最好用的方法,还是回顾过去。追溯到小时候,什么事情让你很感兴趣,什么事是你一直想尝试的。找到一个点,由这个点开始切入,举一个自己身的例子。
因为去年,开始不断地参加各种线下活动和线上训练营。结识了很多有趣的灵魂和同类,发现他们都有很多的兴趣和爱好。羡慕他们的slash生活,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状态,决定把写作这个爱好给捡起来。
由于长时间的写作,喜欢写累了就打理家里的花草,继而喜欢上养花,每次接触花草,我就感觉到内心无比的平静和喜悦。开始期待每周送来的鲜花,认真照料自己养的海棠和栀子花,最近我的茉莉开的满屋飘香,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
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大致就是爱上了它,愿意为它花时间和精力,这样你的兴趣也就形成了。因为喜爱鲜花和植物,开始把公众号推文图片设计成花朵素材,因此苦学ps设计图片,设计了几十张图片后,发现网上找不到一些我想要的素材,网上的资源不能充分表达我的思想,于是冒出一个想法,我要自己绘制我想要的图案。近期开始自学水彩画,画了几张感觉还不错。
其实身边不乏这样的朋友和经历,有位朋友因为喜欢写日记和手账,从而开始学手绘,最近听说她在设计研发一款手账本,其中学到很多本子设计相关的知识。
其实,我们找到一个点,然后沿着这个点把这条线上所涉及的东西,都亲自去实践,慢慢地我们的好奇心也在每一次成长中变得强大起来。在如今学习如此方便的互联网时代下,只要你肯学,什么都不是难事,我当初学习编程也是,全部靠自己的傻劲和网上的资源学会了入门,从而走进这个行业。
处于学习区,通过兴趣和爱好不断地成长

经常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兴趣来的快,走的也快?也就是俗话说的三分钟热度。我们很容易喜欢上一个事物,比如看到别人弹吉他特别文艺,脑中就会想象着自己弹吉他的画面。这时候由于期待,我们大脑释放了大量的多巴胺,让我们经历和体验一种快乐,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的过程。
但是这种快乐能否持续,就要看我们实际体验后,是否得到了收获和成就感,从而促使不断地去体验这件事物。而如果你没有体验到快乐和收获,反而是觉得困难和不适,那么我们会对这个事物的兴趣大打折扣,慢慢地兴趣也就是没有了。
所以该如何保持我们的兴趣?并且从中收获和成长。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comfort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
1.舒适区(keywords: safe, secure, under control, easy, apathetic, opinionated but without action, pleasing self)
从英文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压力,无所适从。
2.学习区(keywords: faith and trust, growth, expansion, challenge, fruitful, fresh, exciting, purpose, favor)
可见,在学习区的我们充满信心,能够收获成长。并且愿意接受挑战,每一次挑战都能获得经验。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不断满足。
3.恐慌区(keywords: fear, nervous, React)。
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
所以,想要在某件事物上培养长期的计划,我们就要保证自己处于一个学习区的状态。在这个区域把任务划分明确,拆解成多个小任务,不能是自己完全熟悉的,也不让挑战难度太大。每当我们把任务完成后,就会体验到成就感和充实。当初我自学编程的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把很多难懂的代码消化的。每一次成功做出一个特效,或者成功处理了一个复杂的数据后,都会感觉无比充实,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所以想要培养一门兴趣或者学习一门新的本领,就要保证自己是否一直处于一个学习区的状态,让兴趣和爱好持续下来。
写在最后的总结
“我们的爱与真诚与生俱来,我们天生就渴望懂得更多,渴望不断学习”,这句话出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卡洛•罗伟利。我们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现在感觉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就去追溯过往,找到一个点,由这个点开始不断的向外延伸,探索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处于一个学习区的状态,不断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