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最近陷入了一种颇为无奈的境地。布置作业,这本是教学中再正常不过的环节,如今却让我倍感纠结。
曾几何时,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根据当天的课程内容,精心布置适量的作业是教学环节之一。然而,如今老师们却不敢轻易这么做了。因为害怕被某些家长投诉,说作业太多,加重了孩子的负担。
于是,布置作业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有时不敢布置。可结果呢?部分孩子仿佛得到了“特赦令”,干脆不写作业了。没有了课后的巩固练习,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强化,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看着那些曾经充满求知欲的孩子,如今因为缺乏作业的约束而逐渐迷失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心急如焚。我深知,作业并非是为了折磨孩子,而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自律和责任感的手段。
个别家长们或许只看到了孩子当下的辛苦,却没有意识到没有作业的辅助,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更加迷茫和无助。而作为教师,夹在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实际需求之间,左右为难。
教育不应是这样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可在作业这件事上,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家长对孩子轻松成长的期望,又能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只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让教育回归其应有的轨道,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而不是在迷茫中徘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