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教育
二十年目睹教育之怪现状
白夜私语54白夜私语54
589
对于生存困境,虽然老师们有各种抱怨、愤愤不平,但在日常的八卦和家常里短的寒暄中,总能找到一些平衡点,让工作能够继续。日常工作中,对孩子们的训斥谩骂情绪发泄,最终在毕业前夕的离愁别绪中消解得无影无踪。在一年又一年的反复中,找到一个又一个平衡点,在一个又一个潜藏的危机中,小心翼翼的擦边而过。也许这种状态无助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格局,但却能够帮助教师积聚一些勇气积累一些智慧,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继续工作下去。
590
教师这个职业,内心柔软的人能做好,性格温和耐心持久的人能做好,家境很好家庭和睦和谐的人也能做好。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由于教师的工资待遇一直比较尴尬,导致生活压力更大,使得教师难有和睦和谐的家庭生活,难有从容不迫的良好情绪,哪有持久的耐心去对待孩子们呢?即便高尚的口号喊得再响亮,绝大部分人也只能在功利面前败下阵来。
反观教育行业中一些成功的教师,家境好家庭无拖累家庭和睦和谐的占了大多数,这是一个不能不让人深思的问题。
591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他们的成长成熟历程也不尽相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征、认知模式、思维模式等都会有所差别。把一群有很多差别的孩子放在相同的环境里,用相同的模式去教育,还要达到相同的教育目标,这更像是天方夜谭。这是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但现实的学校里却用这样的目标不断挤压孩子们的时空,也在不断挤压老师们的时空。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呢。
592
大班额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道独特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要素是稀缺的校舍、短缺的师资和挤成一堆的孩子们的脑袋。
一个班里那么多孩子,假设每天一节课,每节课老师与十个孩子进行有效互动,那么老师与五十个孩子互动一遍也需要一周的时间,何况一个班不止五十个孩子。如果就按这个假设来进行教育教学,周一纠正了一个孩子的错误,要再次去巩固教育成果那也是下一周的事了。
所以,不要指望学校的老师能面面俱到的去辅导你的孩子,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激励每个孩子,也很难帮助所有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更无法做到对孩子进行细节上的管理。家庭教育仍然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
但是主动和老师联系,共同协商解决孩子的问题是必须的!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毕竟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方法、更多的思路、更多的智慧!
593
在中国,职称这块鸡肋已经成为一种控制手段,只是让某些人越来越意识到“窝里斗”的乐趣,尝到“窝里斗”的甜头,为某些人提供了一个腐败的平台,为某些人提供了一些“控制人”的机会而已,它原初的激励目的和作用已消失殆尽。好的管理方法和体制在使用过程中都会走样,只要你能想到,法律武器在使用时都会走样,你也就能想通职称问题了。
据报道,台湾从来没有评职称这回事,大家都是教师,没有不同的职称,只有职务上的不同。教师薪资论从教时间,与是否发表论文、是否上过公开课都无关。也从来没有什么优秀与不优秀的评比,教育是一种良心志业,大家都一样优秀。
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教师待遇只能是一种理想,亦或是梦想,甚至是幻想。
594
高效课堂的特点之一是高容量,但往往被部分人解读为:高效课堂必高容量,把高效与高容混为一谈。高容量的课并不一定就是高效课。相反,高容量课往往使学生很难消化吸收,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只有高容量、高吸收、高质量反馈的课才是高效课。
这是必须警惕的问题。
595
读书使人智慧。
美国一所小学的一幅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或作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
我认为,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孩子受用终身。
2019年07月28日
黑白之间的教育
白夜私语54图文均为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