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与性恶

作者: 莫自闲 | 来源:发表于2023-02-28 21:43 被阅读0次

    孔子的“原始儒家”蕴含了丰富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在孔子去世后,“原始儒学”先是经历“儒分为八”,然后到战国晚期又变成孟子学派和荀子学派对峙的格局。而同为儒家大师的孟子和荀子之所以“掐”起来,其焦点便在于人性的“善恶之辩”。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作为晚辈的荀子在对孟子的思想多有继承的基础上,在人性的问题上却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

    孟子将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看成是人性的合理之处,并认为其具有善的根性,也即是说,道德是一种先验的东西。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常德”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四端”发展而来,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因此道德是人性所固有的,并非经由外力灌输。只要对人性“四端”小心培养,就可以通向四种“常德”,推向极致之后,甚至“人皆可以为尧舜”。

    相反,荀子却在《荀子·性恶》中开宗明义地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生而好利多欲,内中根本不存在仁义道德,一切符合善的行为都是后天理性思考之下的选择,所谓“天性有欲,心为之制节”。人之所以收起了自己的本性,完全是因为道德规范以及法制的约束;之所以做有一些符合道德的行为,也只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先秦学说诸说并作,各执一端,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想提出一种救治时弊的主张。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不同,其实与两人的政治主张密切相关。孟子的“性善说”是为其“仁政”的政治主张寻找人性的基础;而荀子的“性恶说”则是因为看到战国末期秩序混乱,人欲横流,因此才力斥孟子的“性善说”,希望强化秩序的作用。两人不约而同地从“人性”而非神性去寻找价值的支撑,则共同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想。只是孟子从一种唯心主义出发,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荀子则出于一种唯物主义,提出的是一种更具操作性的现实主义主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善与性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tr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