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人在生活中,语言很重要。举凡天下人生一切事,都用语言来关联。这一点,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导师——孔子来说,已成定论。论语有记载,一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孔子面前走过,孔子问到,你今天学诗了么?孔鲤坦诚的回父亲话说,没有读诗。孔子说,你没有读诗,就没有表现自己德行的语言啊。表现德行,不包括了天下人生一切事业么?
不学诗,无以言。成为孔子后中华民族的一句标准。让之后的中华社会文明有了最为根本的基础。温柔敦厚,诗之教也。文明,以文来显明人生。人生是无限光明的,但不是天生自动就可以达到如此的人格。要人自己来,人自己坦诚的表现出来。不这样就是“白”,没有“文”,就是“白”。“白”是内容,“文”是表现。一个好的内容,一定要有好的形式来表现,这才是尽善尽美。这才是人们的向往与追求。诗者,所以导达性灵,歌咏情志者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语言就是表达人的心情的。我们一个人会精彩表达心情,这个人就会很精彩。这个家,会表达心情,这个家就很精彩。一个社会也如此。苍白的表达,会让人生出现很多错位,并丧失很多成就。诗,发乎情,止乎礼义。让人生在此多姿多彩,丰富充实。
诗经分四个部分。各地民风为“国风”,而王者表现在“小雅”与“大雅”,至于人与天地对话则为“颂”。诗一共三百零五首,开始第一首为《关雎》,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精确而恰到好处的倾诉。到最终《殷武》,是对历史文化的追述,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对话。从编排上,得出这样的启示,即从现实平凡生活,到对人文传统的继承这一大体方向,也昭示出“平凡世界,完全可以升华出至尊人格与圣洁事业”,这不是特权,也不是天定,而是每个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人文传统岂不是至尊人格,而继承传统岂不是至尊事业。也可以说如此便是“即凡而圣”。是让平庸的生活绽放无限的精彩。
让我们今天再次来一起重温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的古典人文精神。
以上鄙见,有不正之处还请尊敬的读者,多多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