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罗店镇是我的祖籍地,自古就有“金罗店”之称,人们流传的顺口溜:“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罗店曾是商贾云集,百业汇聚,但此地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战场,这里是一场“血肉磨坊”拉锯战,这里的建筑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罗店又是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东走月浦、宝山、吴淞,南来刘行、顾村、大场,西去徐行、嘉定,北往太仓浏河的商客。罗店旧时庙宇有九座,其香脚之远,香火之旺,香客之多说明了罗店镇当初的繁华。清末民初时期罗店镇三里长街有商铺六七百家,有典当、花行、米行、布庄、酱园、锡箔庄等业,每日三市,市面繁荣,四乡八方来客,车船不断。罗店有“三湾九街十八弄”,可见罗店在上海的地位,所以罗店被称“金罗店”是当之无愧的。就是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每天的早晨和节日期间,罗店街上只见人头攒动,人流如织。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740c6d50602cfbb5.jpg)
罗店是我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更是我在这里起步发展的地方,并从这里走出,步入了更适应我发展的地方。对罗店镇我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这里是我永远不会忘怀的地方,所以,我是经常关注着罗店镇的发展,至今“金罗店”还有“金”吗?
今天有幸受邀陪同市作家协会几位大咖笔友去罗店参观。罗店近几年开发建设了美兰湖,我去过几次,确实觉得很美、很漂亮。可我约有20年没去过罗店镇老街,到了老镇上,首站接待我们的是“天花玉露霜”非遗文化食品传承人张敏总经理。在亭前街一开间门面店铺上端,挂有黑色的“祥茂顺”招牌,其在此生产、销售“天花玉露霜”。我们参观了“天花玉露霜”的工场和生产过程。张敏告诉我们,生产“天花玉露霜”的原料是杜瓜根,这植物比较稀罕,所以来源比较困难,目前,张敏经理已经在崇明的长沙岛上种植了50亩杜瓜,准备明年规模化生产。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04def8d5bb90a4cb.jpg)
“天花玉露霜”的闻名,据说起源于亁隆皇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乾隆皇帝第二次从京城来江南巡视,于春夏相交之际来至南翔。当时的嘉定县府要求辖区内的糕点师,各做一份点心呈献给圣上享食。罗店老字号“祥茂”糕点坊接到旨意,业主将聪明才智与饮食文化充分结合,利用当地时令原料杜瓜根磨成粉,连夜赶制出精品罗店糖霜予以进贡。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5df5a16690e7a9d5.jpg)
当时天气炎热,乾隆皇帝正心胸烦躁,食欲不振之时。在进贡众多的糕点中,唯有罗店糖霜,独具清热解火、润心中烦躁渴之功效,乾隆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其形洁白如玉、恰似雪霜,食其味甜而不腻、甘苦中带凉意,入口即化,乃是人间仙品也。乾隆皇帝问及缘由,因其主要材料为天花粉,故当即御赐罗店糖霜为“天花玉露霜”之称,并颁旨连年进贡,从此罗店“天花玉露霜”成为“清廷贡品,养生御宝”。
和张敏总经理分别时,他送我们人手一份礼品,除了他传承生产的“天花玉露霜”外,还有一盒罗店的非遗文化物资食品-“罗店鱼圆”。我知道,罗店镇有两项舌尖上的非遗物资文化食品。“罗店鱼圆”确实好吃,白白软软的鱼圆,轻轻咬上一口,圆滑可弹,软糯可口、咸淡适宜,让人欲罢不能。所以“罗店鱼圆”是老小皆宜,人人喜欢的食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3755d2838257be90.jpg)
听说罗店有个民营的罗溪书院,出于好奇,我们去看个究竟。坐落罗店镇北端的罗溪书院,走进去是一座独立的微派风格庭院,白墙黛瓦,上下三层,还有亭台廊榭、小池锦鲤鱼,显得古朴雅致。朱辉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今天朱辉院长亲自接待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了书院,其是集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教育培训、公益活动、生活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交流综合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757a63e2b99afd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c701576ba8ad3e0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7225fc66f913e61b.jpg)
罗溪书院的三楼是罗店名人展,有社会学家潘光旦、攝影家沈延太,教育家陈伯吹,金融银行家张幼仪等的照片文字事迹介绍,他们为祖国经济发展强盛,文化发展进步都作出了杰出贡献,罗店人才辈出,罗店确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6e0c3ca65ce60e55.jpg)
我们还参观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最新的古式唐代建筑—宝山寺。据说宝山寺经过两代法师的努力策划筹备,特别是现在宝山寺内的世良法师,他确实化了不少的心思,经过好几年的筹建,才建成获得了“鲁班奖”的宝山寺。
一走进宝山寺,马上有一种到了日本奈良庙宇的感觉。陪同我们的朱辉老总马上纠正我的想法,并说:“日本奈良庙宇是根据我国唐代的建筑风格建造的,而宝山寺是继承了我国唐代的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是日本人学习了我们的建筑风格!”被他这么一说,我豁然开朗,马上感到我国古代人的建筑技术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工匠们传承和发扬了优良的建筑工艺。朱辉老总同时告诉我们:“宝山寺的宝塔差一点夭折,同济大学设计出来的宝塔,我国目前没有建木卯榫塔的验收标准,怎样来知道塔的安全性呢?工匠们只能按照实际塔身的大小尺寸,缩小为五分之一,做一座木卯榫宝塔,然后放进国家地震测试中心,按照13级地震的破坏震级,进行试验测试,结果完好无损,证明这木卯榫塔是安全的,最后才看到了现在的木宝塔。”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建造宝山寺宝塔还有这一段插曲,感到真不简单,在宝山寺内,我们看到了这一缩小了的宝塔实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b2c0abb8349ac55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e02ee8fb51a25794.jpg)
我们还逛了亭前街、布长街、韩家湾等街弄。 老街上游客稀少,这现象马上使我感到老街上的商店,所销售的商品是和老百姓的需求有所隔阂,当地人不需要,游客看不上。商品档次低,不时尚,不能作伴手礼、纪念品,这是老街上所有商店的软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98c693d5de446920.jpg)
记得在我们儿时,韩家湾是市河的一个S湾,居民沿河造建筑,在此生活、经营谋生。今天看到韩家湾有些房子破烂不堪。八十年代初,罗店有关部门引进了好几爿化工厂,搞得整个罗店河流黑臭,韩家湾市河因污水横流,为了掩人耳目,有关部门只能填埋了东段市河,使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桥,只得屹立在水泥马路上,变成了桥下沒有水的旱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f8416cb58f1f802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93a85b938b775b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f9c763bf652d33bb.jpg)
我们一行边走边看,老罗店南部美兰湖是风景优美的西欧式风格建筑,这里建设了标准的高尔夫球场,现代化国际会议中心,高雅的文化馆等娱乐文化设施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6389/d8a1447ffab12381.png)
北部是古朴典雅的唐代古式建筑,而这些建筑和罗店老镇形成了明显的落差。我们知道,在一张白纸上绘画容易,在旧画上修补困难,在老镇的改造保护上,除了资金的问题,更困难的是历史原因会引伸出诸多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镇区域的规划要有稳定性,不应有关人员的变动而使规划也变更。
罗店镇确还有许多亮点,我们没有时间能走到,如“闻道园”、“天平美丽乡村”、“东方假日田园”等等具有罗店特色的景点。 故地重游,感慨万分,五味杂陈。
我思索着,怎样让“金罗店”继续发出金光,罗店镇老街为啥生意不旺?人流不多?这次去老街,感到老街上的商店所售商品不是老百姓每天所需,迫切所需的商品,特别是服装,鞋帽商店应考虑改行,民以食为天,现许多老镇老街大部分是吃食店,特色店为主。
让罗店镇的建筑更美丽,更和谐,需社会各方力量协力来给罗店镀金。
回到家里,睡在床上,让我想了很久,为此失眠到了半夜过后,迷迷糊糊睡着了,梦见了罗店街上满地是金,走到那里都是金光灿烂,哇!……!罗店真是“金罗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