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14065/7542b510bed559b9.jpg)
断断续续的看完18年的第一本书。《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乍一看,书名有点标题党的嫌疑,让人想甩手作罢。老娘正值芳华,怎么养活当下的自己都已经让我这个90后中年少女心力交瘁了,谁还有心思30年后的事情。但看完之后,冷汗直流,原来不想明白这件事儿,中年危机会一直尾随你到老。
这本书用故事的形式开头,引人入胜,丝丝入扣。主人公钱小俊是个标准的“新中产”,在一家公司任中层管理者,有中产的标配:住豪宅,开豪车,养全职太太和俩娃。虽然有时会感到压力,但少年得志催生的强烈自信心总是让压力一闪而过:管他呢,船到桥头自然直,有危机也会度过。
直到有一天,一场梦境让他认清了现实:30年后的他和一群老人挤在一起住公立养老院,退休后还要和妻子打工糊口,和孩子们的联系并不紧密,晚景凄凉。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一直看不上,认为不会享受生活的大学同学宋思凡。宋老来儿孙满堂,晚景如春,含饴弄孙,怡然自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4065/cd1e3b38d1b648a1.jpg)
三十年前,两个人的起点是一样的,宋思凡甚至看起来不如钱小俊过的气派。而为什么,三十年后,两个人的差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家想必心知肚明。宋思凡会规划,对家庭财务有着长远的打算。一方面,量入为出,另外一方面,早早的用商业保险规避了未知风险,同时用基金和养老保险一直在为未来的自己去做打算。晚年不给儿女添麻烦,甚至还能帮衬,儿女自然走动多,颐养天年。
梦醒后,钱小俊吓得一身冷汗。趁为时未晚,钱小俊也开始着手规划起自己的未来来。
书的内容很简单,小故事也引人入胜,贴近生活。但正是因为辣么相似,不得不让人思考人生。
作者虽为韩国人,但描写的许多事实与现状和中国相差无几。金融环境的变化,寿命的延长,“养儿防老”缺乏实现的土壤,一切的一切都让“养老”这个问题日益凸显。作者也从计划的建立,正视自己的财物状况以及计划的实现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应如何着手去解决。而在整个论述过程中,作者的三个观念通过数据的展示,对我来说也异常震惊。
一 什么时候开始做退休规划。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应该及时行乐。或者说目前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没精力没时间去规划老时的生活。甚至有人如大梦初醒般,老,还用规划吗?父母那一代啥都没规划,不也活得好好的。
但结果摆在眼前。同样想在55岁积攒下与300万等值现金作为养老补充,25岁的人每个月只需要存入3400元,(假设年化收益率恒定为10%),而30岁的人需要4900元。只差了五年,本金却差1.5倍!!那35岁,40岁呢?醒醒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4065/8cd0bdf76451e94c.jpg)
所以及早规划比收益率更重要。因为产生巨大效益的是复利和时间。
二,子女教育资金和养老资金的平衡
这个对我来说感受太大了,不是因为我有孩子。而是每每与客户交谈,我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父母对于孩子的投入是没有底线的。
首先是教育费用支出。虽然现在义务教育已经不收学费了,但在北京这种提倡素质教育的一线城市,父母把大把的银子都供给了课外辅导班,一年三五万,那是just so so。从语数外到琴棋书画到游泳舞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报不到。甚至还没有上幼儿园,就已经有了各种早教班,启发班。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4065/53317aed27b20a9b.jpg)
其次是生活费用支出。我亲眼见到一个一直衣着朴素的客户,在给娃买一个戴不了几回的帽子时,因为导购一直夸说好看,这位妈妈就眨也不眨的把标价498的一顶小帽子买回家。就娃的生长速度而言,我猜这顶帽子的穿戴应该不会超过五回。
而这一切,掏心掏肺,毫无怨言。父母之爱,固然伟大。问题是连自己的退休生活都不顾,全都压在孩子身上,值得么?试问,是均衡支配,让娃顺利长大,老来自己也不拖累娃好,还是把所有的宝都压在娃身上,包括未来的养老生活?
三 晚年时间有可能超过就业时间
看过一本书叫《人活百岁不是梦》,书从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论述了21世纪人们的平均寿命。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到来。
日本的平均人均寿命为84岁,而在中国像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平均寿命也直逼80岁。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人们求职时间推后,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25年的教育期,35年的工作期,20年的退休期”构成了人的一生。
考虑到这种时代的发展,退休之后的生活再也不能称为余生,它是我们必须重新积极对待的人生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同样需要目标和意义,同样需要挑战和成就。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给我们的机会,却不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4065/5f3e3554e96cd2fe.jpg)
20多年时间不算短。想想,如果未来的老年生活每天要为生计发愁,吃饭看子女脸色,没钱也去不了别的地方。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那这其中的滋味实在难以表达。
所以第三阶段的人生质量,大部分取决于前两个阶段的准备情况。(不要给我举肯德基老爷爷的例子,就像不是每个休学的娃都能成为世界首富一样)
如果你现在才20多岁,那恭喜你,你已经有了超越别人的时间基础。如果你30多岁了,那很幸运,趁时间还够,赶紧规划。如果你已经四五十岁,那我只能祝福你,能运用高收益的投资来换取时间的不足。如果你已经60多岁,且没有做过任何规划,那只能赶紧让你的孩子买来这本书好好看看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