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自我接纳》区分羞耻感与愧疚感

《学会自我接纳》区分羞耻感与愧疚感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5-14 19:14 被阅读0次

当孩子感觉到或者估计自己做了一些让人觉得不好的事情,他们经常会产生羞耻感或者愧疚感。这些心理感受就像人体内部的警报器。当我们的行为和所谓好的、正确的、可接受的社会标准相背离的时候,它们会及时地给我们发出清晰的信号。

羞耻感与愧疚感之间的差异很大。愧疚感来自“我干了坏事”这样的想法,而羞耻感源自“我是个坏人”这种概括性的自我评价。这两种心理感受涉及完全不同的内心体验及行为模式。

愧疚感是一种内心不愉快的感受,它源自个人的是非观念。有愧疚感的人会感到后悔,并产生改善目前状况的冲动。愧疚感促使人道歉,并采取补救措施。通常,有愧疚感的人具有共情的能力,有体谅他人的倾向,并善于换位思考。当他们生气的时候,也会尽量给出建设性的回应,而非采取攻击性的行为。

羞耻感是内心受尽煎熬的痛苦感受。当人们感到羞耻的时候,会感到无地自容,感到自己无能,甚至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他们想逃跑,想隐藏起来。这种羞耻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它会改变内心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甚至会对他人进行指责和攻击。

愧疚感促使人修复关系,而羞耻感会导致人破坏甚至摧毁人际关系。然而,我们不能就此断定,愧疚感一定是好的,而羞耻感一定是坏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心理感受是相伴而生的,人们通常会认为“因为我做了坏事,所以我是个坏人”。

有研究表明,羞耻感与自卑心理有关,而愧疚感和自卑倾向之间并没有关系。

在处理孩子的羞耻感和愧疚感问题之前,父母需要先解决自己的羞耻感和愧疚感问题。

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予平和的回应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任何家长是完美的。过度自责或者过度批评孩子,都于事无补。我们不仅需要对孩子共情,也需要对我们自己共情。

关爱意味着不断地尝试。着眼于将来,关注将来如何能够做得更好。帮助孩子吸取教训、继续前行。

相关文章

  • 三点读书第四讲

    羞耻感的影响 羞耻感的影响有两类: 重度影响和次级影响。 重度影响: 1自我真恨与自我厌恶,2自我毁灭,3自我忽视...

  • 2018-12-19

    自我批判和羞耻感,两个词语之间有一定联系,羞耻感会激发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会让我们的羞耻感爆发。面对自我批判,怎么办...

  • 当“被忽视的孩子”成为父母,该怎么做?(四)

    5.负罪感及羞耻感vs.健康的自我接纳 可能的挑战 情感忽视的自己作为家长,要做到接纳和承认孩子的情绪比听起来更加...

  • 从羞耻感中变坚强

    羞耻感复原力(shame resilience)是指辨识羞耻感的能力;保持自我价值感及真实的自我,从而积极克服羞耻...

  • 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和痛苦

    人要学会去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去看到自己的恐惧、无价值感、羞耻感等。 并承认和接纳它们的存在,而不是试图逃避和抗拒,...

  • 羞耻感其实是一种奋力催化剂

    不知有多少人曾在学习、生活、工作的时候产生过羞耻感,那种火辣辣的羞耻感比什么都会让人愧疚,曾经的我有过几次羞耻...

  • 三点读书.第一讲

    无羞耻感是羞耻时代的反讽 羞耻感与文化的禁忌有关,与儿童时期经历有关,我觉得羞耻感,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面子”,...

  • 这不是你的错

    我们就谈羞耻感。跟罪恶感不同,罪恶感是感到罪恶,通常是对自己行为包括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有所愧疚,而羞耻感是因为对...

  • 坚持学习分享第465天 什么是健康的羞耻感

    一,什么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自我评价情绪,是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评价而产生的情绪。懂得对错、好...

  • 若灬秋《学会自我接纳》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学会自我接纳》 什么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旨在对自我形成积极或消极感受的自我评价 为什么自我接纳如此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自我接纳》区分羞耻感与愧疚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am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