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孩子吃饭穿衣的日常,常常会让我们抓狂。
明明今天变天了,外面的风呼呼的刮起来了,可娃在房间里感觉不到冷,非不肯加衣服。怎么办?
妈妈的心里担心焦虑,叉腰大喊,说:“不行,你今天必须把厚衣服穿上才能出门,要不然一会儿着凉感冒怎么办?”孩子说:“我一点儿也不冷啊,不会着凉的。”妈妈说:“那是你现在在家里,一会儿出门就冷了。”孩子说:“不会的,真的不冷。”妈妈生气了,说:“行,你就不穿是不是?那好,一会儿出门你觉得冷了,可别来找我,我不会管你的!”妈妈心里想着,你不听我的,一会儿就让你吃吃苦头,等你冻的哆哆嗦嗦的时候,就知道不听妈妈的话是大错特错的。必须给你点颜色看看,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不听!
等出了门,穿着薄衣服的孩子果然感觉到冷了,妈妈在一旁看的又心疼,又得意。心疼孩子受冻,但也很得意孩子吃了教训,这下孩子可不敢不听我的话了。口中不由的开始教育孩子:“你看吧,出门让你穿衣服你不穿,这回知道外面冷了吧?你现在喊冷也没用,刚才说过了,我是不会管你的。下次记得要听我的话!”孩子这时心里郁闷极了,身上冷,妈妈还在旁边唠叨个不停,真是倒霉透了。
这是妈妈想看到的结果吗?看看那个走的距离自己好远的孩子,挨着冻、苦着脸,像霜打过的茄子,耷拉着脑袋。对孩子明明是爱和关心,为何冲突过后,一地鸡毛,我们和孩子距离越来越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9006934/3c8f2ceaa86067f2.jpg)
爱需要合适的表达方式,这种“必须给你点颜色看看”的表达方式,带来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孩子真的能通过这种方式学会知冷暖,自己照顾自己吗?
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本应是互相支持,给你点颜色看看的方式,无疑是将双方摆在了对立面上,对抗的的结果,其实就是双输。有没有双赢的办法呢?既不委屈孩子,也不为难妈妈。
雨滴老师分享了一个很暖心的处理方式。出门前,允许孩子穿的单薄出门,为孩子带上一件备用衣。当孩子觉得冷了,体贴的为孩子加上,并引导孩子体验天气以及加衣前后不同的感受。孩子通过体验得知,家里的温度和室外温度大体有什么不同,甚至学会了出门前看看天气预报,适当调整自己的衣物。
好神奇,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吧?
其实,你也可以。
调整一下处理冲突的思路,我们都能在亲子关系中,收获爱与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