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时候,遇到事情做不下去时,不知拿起手机做什么好时,你下意识点开的内容是什么?
不少人会选择刷朋友圈。不知道为什么要刷,就是手指会不自觉地点开,然后滑动,遇到喜欢的点个赞。刷到已经看过的内容,可能会停止,也可能再看一遍。
这是不是你的日常?
内容可能对自己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实效性非常强过不了几天就烟消云散了,也不会留下什么记忆点,但就是忍不住。
不只是朋友圈如此,某音某手某条亦是如此。原本只是想要点开一下,消遣一会儿就打算回到现实的,但刷着刷着,一个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停不下来。
这些APP传递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娱乐性信息,充满着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让看者不自觉地代入,喜怒哀乐随着文字、音乐和视觉变化,停止后反而会觉得有些空虚,亦或是焦虑。
那我们真的摆脱不了这些,深陷进去不能自已吗?
首先先来看看娱乐性信息的优缺点,不一味地否定,理性看待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优点:人不可能随时随地把精神紧绷着,劳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完成工作之余,适当地刷刷娱乐性的信息,让自己放松紧绷的神经,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产出中。
这里的适当是在不影响重要事情的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和不长时间地沉迷其中。短时间放松结束还是要转移的。
缺点:吸引力很强,一步一步地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为内容很短,就15S,几个呼吸的时间,并不会影响什么。多个15S积累起来就长了。为了下一步不可预知的精彩,把要紧的事情一再推迟。
内容实效性很强,都是很零散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不了多大作用,一般都是爽过之后就没有其他了。
花你的时间、精力却得不到实际性的东西,还会让你放弃更重要的东西。
这么一对比,娱乐性的信息,不是一定不能看,而是有计划地看。先把重要的事情完成,在放松的时间看一看,放松结束就回到任务状态。
也就是说,娱乐性信息只是辅食,不能当做正餐。
那如何减少花在其中的时间呢?
拿朋友圈为例子,习惯性刷朋友圈的原因它提醒你去看了,把这个提醒关了即可。
操作设置:点开微信主页→通用→发现页面管理→关闭朋友圈(里面的基本上都可以关闭)
实际上,无论是关闭哪个APP的提醒,网上都有相关的操作教程。
有些连整个APP都可以删除,不能删除的移到角落去。
精简掉无用的信息源,断舍离掉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如此才能更有效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
如果想保留其中一些,让自己适当地放松一些,也需要控制好时间的投入。
如何做到有效且自律的朋友圈?
先把朋友圈更新提醒关掉,有红点提醒人总是会不自觉地点开。
估算自己每天看朋友圈的次数,和大概会看到的内容。在下一次想要点开时,告诫自己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少一次。翻看一次朋友圈,就数自己看了对自己有用和无用的比例,目的是了解朋友圈对自己的实际影响。
每少看一次,就奖励自己实物,提升对不看少看朋友圈的认知。
等翻看朋友圈的次数达到自己的标准后,还是需要一些娱乐性的信息,增加其他的摄入也不是没有问题。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而减少,是为了能更加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娱乐性的信息只是为了放松。
#极简生活#抄书 #抄书静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782/78d2fc771e863a0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