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
导读八十一|被讨厌的勇气【2】

导读八十一|被讨厌的勇气【2】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14:44 被阅读0次

    我们现在来把第3个夜晚当中,他们对话内容的思想要点给提炼出来。第1个思想要点,我们既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要理解这一点的话,需要进一步去理解阿德勒的课题分离思想,所谓课题分离,就是你的情绪,你的事情,你的人生等,是由你自己负责去承担责任的,这不关别人的事情,这是我们构建人际关系的起点。

    就像前面讲的一样,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其实,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确立彼此的边界,也是所谓,不要去对别人的情绪负责,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那如何去判断什么课题是对方的,什么课题是我的呢?那么他提出了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说看一旦做出这个选择,所造成的最终结果,是由谁来承担责任?比方说,小孩子的学习,那是他自己要去承担的责任,而不是父母要去承担的,那父母是干嘛呢?

    父母是放任不管嘛?也不是放任不管,你可以去帮助他,但是不能干涉他,什么叫做帮助,而不是干涉呢,就好比你给孩子摆了108道菜,你告诉他哪道菜是什么口味,然后你自己去选择吃,而不是说这道菜很好,你必须得吃。

    所以说,理解这个课题分离特别重要,就是弄清楚什么事是自己的责任,自己该做的,什么事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该做的,把这个要区分好。如果说我很坦诚的面对我的人生,按照我的想法去践行我的人生,别人给你什么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我的课题,就是我怎么把我这个人生活好。


    那如果说我们做到了这一点的话,那我们就不必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别人的评价里,也不必去讨好别人,其实你也不可能去讨好周边所有人,当你觉得,我能够去讨好周边所有人的时候,那必然是一个谎言,因为你的心智资源,你的时间资源极其有限,更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

    第2个思想要点,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我们活出自己自由生活方式的必然代价,这个怎么来理解呢?其实第4夜,可能会重点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一下,就是说我们本能的冲动和欲望,就是不希望被人讨厌,希望所有人都喜欢我,但是这可能吗?

    现实情况是你无论怎么活,你无论怎么讨好,你无论怎么满足别人的期待,总是有讨厌你的。别人喜不喜欢我自己,讨不讨厌我,那是他的课题,我的课题就是要把我想要活出的人生,有勇气的给活出来,那么我想把这样活出来了,肯定有人不喜欢,讨厌,那讨厌就让他讨厌呗,那是他的课题。

    我们现在来看第4夜,个人提取的一些思想要点。第一点,从二元论到整体论。所谓的二元论,就是精神与肉体的区分,理性与感性的区分等等。那所谓的整体论,就是把人看成不可分割的存在或者说一个整体的存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你对着一条狗大发雷霆,并且把他揍了一顿,那么你当下的这个状态,它是一个整体的状态,它不是说由单一存在的感情驱使,所以我才变成这个样子的。

    如果非得这样去看的话,就可能陷入到了人生谎言当中,因为我愤怒的情绪,所以我把这个狗打了一顿。实际上是,你有了要把狗揍一顿的目的,你才会感觉出来,我因为是有很愤怒的情绪,所以要这样做。


    第2点,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那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这个共同体感觉,有点像佛教讲的缘分这么个意思,就是自己跟世界万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在这种联系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去找见自我的价值,找见自我的位置,还能够去贡献自己的价值。

    这个比较抽象,比较具体的一点呢,就是可以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这个所谓的共同体感觉是怎么样子的?在两个人的关系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对自我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这样才能去感受到这个共同体感觉。

    前文讲到这个课题分离,就是这种不能进行课题分离的人,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自我很执着的人,或者说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为了获得别人的评价,看起来好像是在看别人,实际上都是在关注自己。

    如果说一开始我们之间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我活着的本身不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那对方活着的本身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的时候,那么我主动去帮他做点事情的时候,他主动帮我做点事情的时候,就能够去构建起共同体感觉了,在这个感觉的过程当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对方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位置,我们相互才能很好的伙伴。

    第3点,共同体的范围,阿德勒的共同体的范围前面讲过了,就是它的这个范围就是有种无所不包,就好比你活在这个宇宙之间的这种关系网当中的某个节点之上中。这个如果具象的来看的话,比方说我在我这个小村子里面,那么我周边的这些人跟我也是一种共同体,但是我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我可能不合群,很孤僻。

    那没关系啊,还有很多共同体啊,而且还有更大范围的共同体,比方说这个你去北京这座城市里面,可能又会找到一个跟大的这种共同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小村子里面找不见我们前面讲的那种共同体感觉,那么我们可以去主动的走进更广大的共同体中,去获得这种共同体的感觉。


    第4点,课题分离之后,如何去构建这种共同体的感觉?前面已然提到就是这种纵向型人际关系和横向型人际关系的区别。最常见的纵向型人际关系就是批评和表扬,所以阿德勒是比较反对批评和表扬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批评也好,表扬也好,都表达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就是那种居高临下,上级对下级的这种姿态。而横向型的人际关系表达的是我们不同,但是平等的姿态。那这种姿态具体表现就是鼓励。

    那问题来了就这个鼓励,他跟这个表扬有什么区别嘛?首先,这个鼓励它的前提就是课题分离和这个横向型的姿态,其次具体表现在语言上的话,那么一种我可能把它理解为描述性的语言,另外一种我把它描表达为评判性的语言。

    所谓的描述性的语言就是在描述事实,在描述自己当下的心情感受,比方说,我交了一份作业给老师,然后老师说了一句,结构很完整,你看这就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比方说,我让一个朋友帮我解决的一个难事儿,那么我说一句啊,特别谢谢你啊,你帮了我大忙了,那么这也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这就是鼓励啊。

    那么,这样对方就能够从这种过程当中,从你的话语表述当中去感受到,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我主观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能够为别人作出贡献的。

    那所谓的评判性的语言,那就是这个你这个做的特别好,你这个人特别优秀,要么就是你这个人活得太糟糕了等等,这就是一种评判性的语言。


    第五点,不要用行为标准去看待一个人,而要从存在标准去看待一个人。不要用别人做了什么去做判断,而是要对对方本身的存在表示感谢或喜悦。这一点,我觉得给我启发特别大,这就好比说,父母就是有时静静的陪在孩子身边,不需要做什么,这就是孩子可能会感受到的最大的喜悦。

    另外一方面,父母对于孩子而言的话,是应该对于他本身能够存在,就应该表示喜悦和感激,而不是说拿他去做了很多很多事情去看,又或者是跟很多人去比较,这样才能觉得他有用,我才能够开心。其实更直接的一点就是对于有的父母而言,孩子他本身能够活着或者说就是他能开心的活着,就已经很开心了。

    我们再来看第5个夜晚,个人则取的一些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就是前面讲到的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如何把以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为对他人的关心,从而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做到以下3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首先第1点,自我接纳,自我接纳,跟自我肯定不同,自我肯定是自己明明做不到,还给自己下心理暗示说,我能行,我最棒,自我接纳呢,就是说我们得坦诚的意识到,就是我们当下是怎么个样子,并接受自己现在的这个样子,然后再去关注那些我们可能改变的一些东西,拿出勇气来去改变,这叫自我接纳。

    而第2个他者信赖,这个信赖跟信用不同,信用它是有条件的,但是这个信赖,它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之上,然后跟别人去构建这种横向型的人际关系时,我们应该对对方无条件的信赖,那有人说这个别人背叛了我们怎么办?


    首先,就是别人背叛不背叛,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嘛?这就回到前面的那个自我接纳,以及课题分离的问题了,就是我们得接受我们能够改变的东西,其次呢,就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我们自己是怎么去对待别人的。

    另外,如果你自己真的做到了这种无条件的信赖对方,对方还背叛你呢,你可以跟对方去剪断关系,两个人好聚好散,就玩完了呗,那有人说这个说的轻松,那被背叛了,好痛苦啊,好难受呀,那你从这个点去看,你就发现为什么,我们无法去跟别人去构建起这种信赖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是因为我们害怕呀。

    我们想逃避这种被背叛,被抛弃的痛苦,但请注意,也只有这样,去跟别人构建起这种亲密的无条件信任关系,你才能够去找到这种共同体的感觉,而且人生的真相,就是有背叛啊,你逃不掉的呀。

    第3个,他者贡献。在实现了自我接纳以及他者信赖的前提上,我们就可以为我们的小伙伴儿作出贡献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为他者做出贡献,并不是强调自我牺牲,自我奉献,而是说,这是我们在为他者效劳的过程当中找见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手段。他者贡献,也可以是一种看不见的贡献,只要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有了这种我对别人是有价值,有用的,这种感觉,这种贡献感,就行了。

    我们把前三者打通起来,就是这么来理解,首先,我们能够接受一个最真实的自己,然后也能够去无条件的信赖别人,然后在这种关系当中,我们能够把对方视为伙伴,同时也去为自己的小伙伴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正是因为在为别人做出这个贡献的时候,我们能够自我感觉到我们有价值,我们对别人有作用,然后进一步的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而又回到了自我接纳。


    第2个思想要点,幸福就是贡献感。前面已然讲到了,就是我们在为自己的小伙伴作出贡献的时候,无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贡献,都是能够有贡献感。而且这种贡献感,并不是来自于我们满足了别人的期待,我们获得了别人很高的这种评价,我们活成了别人心目中的样子,而是我自己按照我自由的生活方式去活的过程当中,主动为这个共同体作出了贡献,从而主观上找见了这种自我的价值感,贡献感。

    第3个思想要点,廉价性优越追求和甘于平凡的勇气。所谓的廉价性优越追求,就是有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说要活得特别,跟其他人不一样,脱离普通的状态,比方说,有的孩子就是抽烟喝酒啊,就彰显出自己的这种不同嘛,活得特别嘛,脱离普通嘛,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普通。那这个甘于平凡的勇气,或者说我们活得很普通,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这个东西呢?这就跟第4个思想要点的内容有关了。

    第4个思想要点,潜在性人生和现实性人生。所谓的潜在性的人生,就是我一定要前往某个目的地,好比登山,我就一定要登到山顶,而现实性人生呢,就好比在舞蹈当中,一个人跳舞本身就是目的,他不知道,我这样在此时此刻跳舞,能够最终通向哪里,但是因为他一直在跳,所以他必然会通往一个地方。

    如果类比到登山上来说明的话,那就就是我登山不是为了登到山顶,而是我登山本身就是目的所在,去没去到山顶那无所谓了。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那是因为我们能够拥有的就只有此时此刻呀,过去的也要不回来了,未来的呢,也是未知呀,我们能够兑现的和拥有的,就只有当下的此时此刻,那所以说,我们要当下就兑现,当下就完成。


    第5个思想要点,人生的实相,就是只拥有此时此刻。当我们在此时此刻选择,不惧他人讨厌,也不为他人期待而活,从而自由的活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可能会迷路,但是呢,我们也有一个指路明灯,是啥呢?就是前面讲的他者贡献,也就是说,我们在自己的这个所处的共同体里面,我们能够自己主观感受到,我自己确实有价值,有作用,有这种贡献感,那么,就应该有勇气在每一个此时此刻这样自由的活着。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在个人看来,对于本书所提到的相关思想,一方面需要自己去阅读原本,仔细的思考与理解,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在日常的行事当中去践行,否则的话,就恐怕很难对自己的现实人生产生效用。那么如果说当你看了这篇导读,你想要去读这本书,那么在此时此刻,当下就兑现。

    那有人说,我现在有其他的安排,我现在有其他的事情,我想把它安排到某某时间点去读,那么这个做法无异于跟前面讲的这个潜在性的人生一样,而不是现实性的人生,因为现实性的人生,在当下的这个此时此刻,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目的所在,哪怕你只读了一个书名,你只看了一下作者,这都是包裹在阅读这本书的本身目的之中,请牢牢记住,本书的教诲,我们能够拥有的,只有此时此刻而已呀。

    导读八十一|被讨厌的勇气【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八十一|被讨厌的勇气【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eg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