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日,乔安在放学回家路上提议去野营。为了能顺便去看少校的小木屋,苏菲决定去松鸡顶。傍晚,她和乔安一起去少校的小木屋,看到了铜镜前有许多写给席徳的明信片,最后一张的邮戳是五月十六号!并且也是要苏菲代转给席徳。她们一致认为铜镜是有魔力的。苏菲将铜镜带回了家,挂在墙上。五月十八日,她又收到了一张信封。
这次的主题,两种文化,即闪族文化和印欧文化。
从地理位置看,印欧语系位于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涵盖了欧洲西亚的大部分。闪族文化源自阿拉伯半岛,后迁至世界各地。
宗教方面,印欧文化的主要宗教为佛教和印度教,它同时也是希腊哲学的发源。佛教印度教都信仰多神。都一致认为历史是不断循环的,人的生命有轮回,而信仰宗教的目的就是摆脱轮回,得到精神永生。而闪族文化是西方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源头,它们一致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基督教犹太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历史是直线发展的,神创造世界,世界一切皆由他控制。历史有始有终,当最后审判日到来时,世界上一切恶的事物将被消除。人生来是有罪的,生命的目的在于赎罪。
印欧文化中最主要的感官是视觉。由此可解释为何印度的神都有着五彩斑斓的造型,不光是服饰,甚至将色彩武装到皮肤!希腊神庙里的雕像都栩栩如生,这都和他们重视视觉有关。
闪族文化中最主要的是听觉,圣经很多以耶和华说来开始。人们也有周日去教堂唱诗班的习惯,还有很多的颂歌。
印欧文化后主要发展为哲学,不多谈,但闪族文化发展出的基督教却统治欧洲一千多年,成为分布最广,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教义多提倡众生平等,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神的救赎与原谅。这个思想无疑给统治者的地位带来极大威胁,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独特,所以基督教徒被排斥。以色列被迫背井离乡,他们内心一直有着复国的梦想。
摩西最早依照十戒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来以色列分裂为犹太与以色列,国力式微,大批人民被迫沦为巴比伦人的奴隶。于是人们有了期待救世主的想法。
此时耶稣出现了。他运用旧基督教的词汇灌入自己的新思想。宣传仁爱与宽恕,但也收到迫害。因为他是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所以在死后几天,他复活了,这是上帝的显灵而非他自己的力量
耶稣死后多年,保罗来到雅典传播基督教学说,发表演讲。虽然褒贬不一但也收获不少死忠粉。保罗不止是传教士,他还总结出了基督教教义,称耶稣为完全的神完全的人。他认为外邦人也可信仰基督教,上帝是博爱的。他用耶稣与人类订下的新约取代了以色列与上帝的旧约。旧约中的上帝有些自私,与人类有着种种对抗,诺亚方舟,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但新约中上帝教导人们要学会爱邻如己,学会善良。
保罗传教使两种文化交融,接下来就是中世纪了。
我们要学习历史,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方式。
网友评论
耶稣被处死的原因可以再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