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 少校的小木屋 亚里士多德

苏菲的世界 少校的小木屋 亚里士多德

作者: 逢源刘 | 来源:发表于2017-07-10 23:47 被阅读77次
苏菲的世界 少校的小木屋 亚里士多德

星期天的早晨,苏菲在树林里走着,发现了一个小湖,湖对岸有一个红色的房子。出于好奇,她划船到了对岸。

屋子里的人仿佛刚刚离开,她看到了席徳的学生卡,还看见了镜子里的自己眨眼睛。墙壁上有一张画,是一个庄园。

渐渐变响的狗叫声使她打算离开,她顺手拿走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信封。船漂浮在湖心她不得不走路穿过沼泽地回家。这次的问题

鸡与鸡的观念何者先有?
人是否生来就有一些概念?
植物动物与人的区别在哪里?
天为何要下雨?
人需要什么才能过好的生活?

到家后,妈妈对于她单独前往少校的小木屋的事十分担心。出于内疚,她给哲学家写了一封信。晚饭的时候,母亲问她生日有什么打算。她感觉苏菲成长得太快了。


第二天,苏菲收到了棕色信封,这次主要介绍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有极大的区别。他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真理和伟人面前他选择真理。柏拉图很少关注自然界的变迁,而亚里士多德对这些变换抱有极大的兴趣。亚里士多德自小出入宫廷与纨绔子弟厮混,母亲临终告诉他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要去学些文化,于是师从柏拉图,开始了他的哲学生涯。

如前面章节所述,柏拉图认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性世界,一个是感官世界。人们出生后淡忘了理型世界,随着岁月流逝,渐渐回忆起了理型世界的样子。而亚里士多德觉得所谓理性世界不过是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概念罢了。出生时我没什么都不知道,后来见的事物多了,把有共同点的总结在一起,有了所谓完美的模板。

质料与形式是区分一个物质的必要物质。质料组成物质的材料,形式是特点。石头的质料都是相同的,但是雕成不同的石像后,形式不同了,于是它们变成了不同的事物。质料都有达到形式的可能。

当然,形式与质料也是有区别的,从宏观意义上看,我们都是人,这是形式上的差别。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些不同之处存在于质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发生都有四个原因。首先要有发生事物的原料,有质料因;再者要有发展的推动,主动因;同时需要事物本身的属性,形式因;最后是事物发生或存在的价值,需要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大概受科学毒害较深,将所有事物理性化了。他认为,事物可被分为两类,分别是生物和无生物,生物又可被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可分为禽兽和人类。虽然在外面科学角度看来他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就是人也是动物和禽兽一样。但是这样的思想对于后世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一定有一些影响吧。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中国的哲学家提出要中庸,很巧合的是,亚里士多德也是这么认为。他觉得不管是人际关系还是身体健康,不能过度而要讲究适量。他父亲是御医,所以他一定延续了医学家的平衡节制才能健康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三种制度是合理的。首先,国家只有一个英明的元首,也可以是国家有一群无私的贵族领导,或者国家有一批机智理性的百姓,实行民主制度。

亚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的学说在当时都是伟大的,然而他对于女性的看法实在有些小气,他认为女人就是低人一等,没有和男人一样的地位。这样的观念在后世影响了许多人。

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回答前面的问题:

鸡的观念先于鸡存在

人生来没有概念

人能够思考

质料因,主动因,形式因,目的因

过享乐的时候但遵循公民的秩序,同时从事一些哲学思考。

相关文章

  • 苏菲的世界 少校的小木屋 亚里士多德

    星期天的早晨,苏菲在树林里走着,发现了一个小湖,湖对岸有一个红色的房子。出于好奇,她划船到了对岸。 屋子里的人仿佛...

  • 苏菲的世界 明信片 两种文化

    五月十六日,乔安在放学回家路上提议去野营。为了能顺便去看少校的小木屋,苏菲决定去松鸡顶。傍晚,她和乔安一起去少校的...

  • 《苏菲的世界》PRAT3

    苏菲找到了少校的小木屋,在木屋中一探究竟,并且“偷”走了那封信: 1、鸡与鸡的观念何者先有? 2、人是否生来就有一...

  • 苏菲的世界 洛克

    苏菲有很久没有见艾伯特了,某天她去找艾伯特,发现家里没人,门上有一张少校留下的字条,又是祝席德生日快乐,少校称那个...

  •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二十)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十九) 在亚里士多德的那个年代,哲学主要仍是一种口头的活动。 自从哲学观点上升成为学术问题...

  • 读过权力意志,可以平常心看苏菲的世界

    读过尼采的权力意志,再看苏菲的世界里面罗列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戴奥基尼斯,伊壁鸠鲁……你会以一颗平常心...

  •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二十三)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二十二) 亚里士多德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

  • 《苏菲的世界》笔记第3天-亚里士多德

    这就是亚理斯多德批评柏拉图的理型论的大要。这是思想上的一大转变。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

  • 读《苏菲的世界》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一、对本次授课内容的观点梳理: 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柏拉图学院 永远的真善美 理型的世界 真正的知识 不朽...

  • 苏菲的世界

    亲爱的姐妹们,由于最近比较忙,每周的书都没有看到多少。然后在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小主都那么努力,所以我也不能放纵自己...

网友评论

  • 冯美娣:他没把人与动物并列,而是认为人有理性的。你再看看。
  • 冯美娣:亚里士多德处,鸡先于鸡的观念
  • 冯美娣: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而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之后,哲学家们都放弃了提出完整体系的意图,从而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本文标题:苏菲的世界 少校的小木屋 亚里士多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qp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