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11岁的孩子走丢了,谁的错?

11岁的孩子走丢了,谁的错?

作者: 努力的熊猫yaoli | 来源:发表于2022-07-05 19:01 被阅读0次

1 走失的男孩

前两天,有一则新闻上了热搜: image.png

男孩11岁,补习班和家的距离是5分钟,可是走了1小时还没有到家,家长急得报警,警察2小时后在一个公交车站找到了孩子。

孩子走了两个小时,而实际只是围着家的小区绕了一个大圈子,与家的直线距离只有一公里。

绝大部分的吃惯群众都一边惊诧一边吐槽孩子:我们小时候都自己上学放学,现在的孩子太……(此次省略100字)

也有一部分吐槽家长:说丢手就丢手,现在的家长太……(此次省略50字)

还有极少部分网友开始分析:现在的社会啊……(此次省略1000字)

毫无疑问,任何错误都应该追根究底,避免再次发生。但追根究底的过程难免会让当事人有被批评、被否定之感,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激发不受控制的负面反应。

其实还有其他处理方法,这个方法来自于一位德高望重的百岁老人,用他睿智的处世哲学和豁达的人生态度,给出了另外的一种处理方法:宽恕。

2 饱含睿智的人生哲理书《活着》

这位老人,就是日野原重明,是日本国宝级的医生,是日本预防医学的奠基人,在日本广受尊敬,曾于2005年获得国家级的日本文化勋章,在日本被评为家喻户晓的十大“好爸爸”之一。

老先生103岁还坚持上班,105岁时应邀与不同年龄的读者对话,对话内容整理后就形成了《活好 再次爱上这个世界》一书,浓缩了老先生一生的经验与智慧,让人受益终生。《活好》上市不久,就登上了亚马逊的人生哲理类的畅销书榜单。


image.png

全书用36个问题,分享了老先生对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独等的思考。

image.png

3 关于宽恕

在书中第65页,老先生回忆了他遭遇劫机事件的历程:

我在遭遇“淀号”劫机事件时,有过类似经历,那一年我58岁。
那时,劫机者把我们当作人质,要求飞机朝他们指定的目的地飞行。在飞行过程中,一位劫机者说:“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有人要看书吗?”乘客没有人举手,只有我要了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
虽然曾经读过这本书,但我还是又在机舱里看了起来。
在那个时候,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失去生命,我怎么可能去宽恕劫机者。在那样恐怖和痛苦的氛围中,我无论如何做不到原谅,但我也想尽一切努力去理解他们。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对那些劫机者仍然无法宽恕。
正是因为想理解他们,所以当时的我试着去读他们看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至今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小说的思想,仍然有无法理解的困惑。
我如何才能宽容原谅他们呢?
空闲时,我经常这么问自己。
在离世之前,我还想再读一遍《卡拉马佐夫兄弟》,也许那个时候,我能领悟出宽恕的真正含义,我近来一直这么想。

面对错误行为,我们通常一开始都是批评,重明先生却建议宽恕,他连连劫机犯都要宽恕,这不仅仅是撒谎之类让人生气了,而是威胁到生命安全了,可是重明先生还是建议宽恕。为什么呢?

4 宽恕的意义

首先需要了解宽恕的作用。

心理学家泰勒说: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就像血管一样,是通畅的。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激发了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愤怒、失望等等,我们的情绪就打结了。

如果我们宽恕别人,结就打开了,我们也就能够从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反之,而如果我们不宽恕,这个结就没有打开,我们就只能陷在负面情绪中,身心疲惫、心力憔悴等精力耗尽。

5 宽恕要怎么做

那如何去宽恕呢?重明先生说: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就能实现宽恕。这句话的关键是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的原理,就是心理学的ABC法则

ABC法则.png

A是当前发生的事,B是信念,也就是我们对这事的看法、解释和评价等等,C则是由这件事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结果。事件A只是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信念B。

我们经常听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B,找对象要找三观一致的,这个三观,也是B。B受到认知水平、知识范围、能力程度等的影响。

所以,换位思考,最关键的是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站在孩子的认知水平、知识水平、能力范围上,去探究他们的想法。这就是宽恕他人的方法。

文章开篇的男孩走失事件,A是父亲让孩子一个人回家,B是父亲认为,补习班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11岁的孩子有能力自己回家,C是孩子走丢了,家长着急忙慌。

在决定性的B中,父亲的想法其实没有很大的错误:11岁的孩子,当然具备认路的能力,有记忆能力,也有沟通表达能力、思考能力。通常情况下,是不应该走丢的。可惜的是,父亲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情况:男孩一直车接车送,从来没有自己“走”过这一段路程,所以,他不可能按照家长的预估来走完这条路。

但事实上,男孩已经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了对应的公交车。如果给他更多时间,他一定能回到家,如果家长全程掌握情况,也不会着急忙慌了。

这也是管理领域和教育领域,专家们给的建议:新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情,领导要因人而异的制定目标并全程跟进,同样的,孩子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家长也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全程跟进。

6 总结

面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或结果,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毫无意义。

用ABC法则,站在对方的认知水平、知识范围、能力程度上,去探究他们的想法,就能宽恕对方,进而让双方都心平气和,再冷静的去探索解决思路。

宽恕他人,这就是睿智老人日野原重明用他105年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宝贵建议。

相关文章

  • 11岁的孩子走丢了,谁的错?

    1 走失的男孩 前两天,有一则新闻上了热搜: 男孩11岁,补习班和家的距离是5分钟,可是走了1小时还没有到家,家长...

  • 孩子把钱丢了,谁的错?

    这天正好是周日,是一个比较繁忙的周日,一个人上班,孩子和家长都比较多,虽然人多但是我们都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多...

  • 孩子走丢了,谁之过?

    昨天一个朋友跟我说中午孩子走丢了,一两个小时也没找到。情急之下发动全家到处寻找,最后在小区监控看到孩子进了小区里头...

  • 城市,走丢了星星

    城市,走丢了星星 岁月,走丢了童年 是谁,一片高楼之中,走丢了快乐的村庄 为什么? 从少年的衣兜里,掏出来的,是幸...

  • 【诗】都市走丢了温情

    文/久久锡 都市,走丢了温情 霓虹灯,走丢了温馨 是谁,一片人海之中 走丢了快乐的家庭 为什么 从少年的衣兜里 掏...

  • 七歌•透明的慌言

    你是个不怕黑的孩子 我在阳光里走丢了自己 谁透明的慌言,诅咒记忆去死

  • 哈哈,走丢了

    终于 还是走丢了 我们总是很相似,犯一样的错,却做相同的梦。然后,冰叔弄丢了月月,弄丢了那只手鼓,弄丢了那个在酒吧...

  • 孩子的错是谁的错?

    孩子的错是谁的错? 坤燕育儿日记第第1692天 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 今早有邻居在说她两个儿子如何如何不好...

  • 无力的呐喊

    鲍老师走了,走的一路辛苦,走的一脸迷茫。 谁的错? 教师的错?教育的错?亦或是社会的错? ...

  • 婚姻走岔谁的错

    九月一过,随着生产部产量的增加 ,厂对面的南货店生意就会越来越好,销量尤为突出的是咖啡,因上班时间延长,导致员工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岁的孩子走丢了,谁的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hc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