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郑杰校长的《首席教师》,读到他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篇文章,笔记如下。
1. 教师如何自我认同?
我们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份至少能管未来五年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的是去发现自我,是一个对自我的再认识和再发现的过程,撰写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2. 自我认同的目的
确立教师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归属”,从而达到对“我是谁”的确认。
3. 自我认同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是专业发展中“专业价值”、“身份”与“角色”的自我认同。
教师在专业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社会价值是指对社会、对于服务对象的外在价值,主体价值是对教师自身的意义与内在价值。社会和学校更多的重视教师的社会价值,而我们自己要更注重主体价值,要清楚的回答: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来当教师,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事等问题。
教师的角色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因为教师的专业角色,所以教师的真实自我可能被掩盖了,甚至造成角色冲突和角色混乱,所以要回答:那个真实的我是谁。在个人发展规划中,要回答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前者是想成为的自己,后者是专业发展的当下状态,不断反思二者,促进他们之间的对话和协商。
其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系统的自我认同,包括教师的需要、兴趣、价值观、信念等个性特征。要问自己:我的发展动力是积极的、正向的吗?或者是积极的、负向的,消极的、正向的、消极的、负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