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日更达人联盟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作者: 向上有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10:23 被阅读0次

众人对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褒贬不一。这些争议无非集中在哪吒的故事改动太大,无厘头搞笑元素没有实际意义,以及哪吒反抗命运的刻画不够深刻这几个方面。

但总体上来说,我是喜欢的这部电影的。一部电影好不好,由票房说了算,就跟一个优秀的学生,他的成绩差不到哪里去是一样的道理。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处处可见的成见。

哪吒因是魔丸转世而被人们认为性本恶;敖丙因是龙族,即使救了李靖夫妇也被认为是恶;申公豹只因是妖兽而不被元始天尊看重;甚至电影里的娘炮、肥胖的民众也被我等看客带着成见去评论他们在电影里对哪吒的成见。

电影里带着成见的民众只不过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现实的缩影,只是呈现剧情的需要。

我想说的是,现实中成见无处不在。无论你是否承认,它都存在。

你会发现相貌好的人会在求职中获得较相貌略差的人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更高的薪水;穿着打扮更好的人走进服装店会得到更多导购员的关注和服务;人们更愿意相信戴眼镜的人比没戴眼镜的人的文化水平更高。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电影电视是现实的反应。许多电影也反应了这种成见。

如《放牛班的春天》校长对蒙丹的成见,他认为蒙丹即使此时不偷,迟早会偷,不顾马修的劝解,一意孤行要将蒙丹送进少年监狱;《天龙八部》里人们对契丹人的成见,因而当得知乔峰是契丹人时,对乔峰竭尽全力地排斥。

因此,保守起见,电影中的民众更愿意相信哪吒这个魔丸降世的顽童的人性是本恶的。哪吒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对他的成见如此之深,于是他更愿意用一种破坏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一个小女孩想要跟他玩时,他很高兴,可是大人们的成见,却让哪吒想要与人玩和被接纳的这种最基本的需求永远无法得到满足。人们忘了,哪吒首先是一个想要被群体接纳的孩子,而不是恶魔。

正是这种成见,造成了艺术上的冲突。冲突构成人物的内在动机,人物动机推动情节发展。不得不说,这是艺术创作的需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0-3岁的孩子,从心理学上来说,更需要的是亲人的关爱和群体的接纳。然而,哪吒这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搞破坏。

做为灵珠转世的敖丙,原本善良,与哪吒一样的年纪,却被赋予龙族兴亡的使命。这个担子实在太重,让他看起来比哪吒更加老成。原本该与哪吒一样顽皮的年纪,却早早学会收敛自己的本性,甚至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在水淹陈塘关这件事上有些摇摆不定。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导致水淹陈塘关的触发机关有两个。一个是敖丙从小被灌输的拯救龙族的观念,那是龙族强加给他的东西;另一个是李靖等人对于龙族是妖族的观念。这两个都会因素让敖丙选择水淹陈塘关。这是他人意志在敖丙身上发挥的作用。

最后,敖丙与哪吒一起遭受天劫,却是敖丙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是哪吒激起了他想要做自己的欲望。

《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在这个情节里,敖丙完成了想要做自己的心愿,哪吒也成全了自己。天劫虽然是针对哪吒的天劫,但是也连累到了无辜百姓。哪吒与敖丙联手抵抗天劫,无论是为彼此唯一的朋友,还是为了对他们有成见的百姓,他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让成见见鬼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哪吒之魔童降世》/ 让成见见鬼去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lm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