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
汪曾祺:在高邮,秦观第一,鸭蛋第二,我第三 | 汪曾祺诞辰100

汪曾祺:在高邮,秦观第一,鸭蛋第二,我第三 | 汪曾祺诞辰100

作者: 奔三的狮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6:09 被阅读0次

    100年前的3月5日,中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

    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有人说他是京派最后余绪。

    有人说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汪曾祺


    1

    1920年3月5日,他出生于江苏高邮,在高邮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苏北的风土人情成为了他笔下众多小说的灵感源泉。

    17岁,因抗战爆发暂避于一间乡下小庙,随身带了两本书——《沈从文选集》和《屠格涅夫选集》。这座小庙后来幻化成为了《受戒》中的“荸荠庵”,而那本《沈从文选集》似乎是上天为他和恩师的相遇所搭的一根线。

    19岁,考入西南联大,后拜沈从文为师。在沈从文的作文课上,汪曾祺常常得满分,甚至会得120分。

    20岁,他的一篇作文《灯下》被沈从文看重,沈从文惊讶于其出色的白描手法并悉心指导,这也为汪曾祺后来的语言风格打下了基础。这篇习作就是后来著名短篇小说的《异秉》。同年,处女座《钓》问世。

    21岁,发表短篇小说《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却惊动了当时的文坛。

    23岁,因两门功课不及格未能顺利毕业。在昆明当教员期间经常走街串巷寻师访友,吃米线,听山歌,学厨子做菜,看老农赶鸭子……昆明的山水风物进入他的心上流淌到他的笔下。

    25岁,物质和精神生活陷入谷底,一度想过自杀,但是恩师的一封长信把他骂醒了,他重新振作了起来。

    30岁,他和相恋八年的施松卿在北平举办一场异常简单的结婚仪式。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结婚这一段,两位老人总要为一个细节争论不休——那天中午他们究竟是在中山公园附近的哪一家饭馆吃的面食。

    38岁,被划为右派,在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科所劳动的前一晚,他给妻子写了一张纸条:“松卿,等我4年!”。妻子带着三个孩子一直在等他回来。然而,一直到10年以后他才真正获得“解放”。

    46岁,他主笔改编的京剧《沙家浜》被列为“八大样板戏”在全国放映。这不样板戏对于50后60后中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这个女人不寻常……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这些经典唱词一流传到了今天。

    57岁,文革结束,他的创作热情逐渐高涨,此后十年间先后发表《受戒》、《大淖记事》、《钓人的孩子》等数十篇小说、散文、文艺批评。

    60岁,在北京入党。

    73岁时,出版了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集《菰蒲深处》。他说,这是我献给故乡的歌。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终年77岁。

    汪曾祺(左)与沈从文(右)

    2

    汪曾祺是江苏省高邮人,和那位写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北宋词人秦观是同乡。

    今天,提到高邮,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秦少游,而是高邮咸鸭蛋。

    这大概要归功于汪曾祺的八十年代那篇“广告软文”《端午的鸭蛋》: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硃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有人曾当面奉承他说,“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秦少游第一,您第二。”汪曾祺听到,慢悠悠地说:

    高邮鸭蛋是第二,我第三。

    他爱美食,会做菜,喜欢把好吃的东西与家人、朋友和读者分享,美食是他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主题。

    除了对美食有独到的见解和热爱,汪曾祺还是一个耿直爽朗的人。

    他曾在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形容海明威夫妇:

    海明威夫妇到过中国:北京、沈阳、广州……海明威夫人说北京是很美的城市。我抱了她一下。她胖得像一座小山。

    信中,他还颇为自得地写道:

    不知道为什么,女人都喜欢我。真是怪事……聂华苓说:‘老中青三代女人都喜欢你’。

    一天,在公园闲坐的他被不远处的秀恩爱的情侣所吸引:

    他们吻得很长,我都抽了三根烟了,他们还没有完。但是吻得并不热烈,抱得不是很紧,而且女生一边长长地吻着,一边垂着两只脚,前后摇摇,这叫什么接吻?

    这样的吻简直像是做游戏。这样完全没有色情、放荡意味的接吻,我还从未见过。

    要说怼人,那还得看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他这样写道: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他说:

    (我)有过各种创伤,但今天应该快活。

    细腻,坚定,清亮亮,热腾腾,温柔时像潺潺流水,热烈时如怒放之花。有人说这是返璞归真,有人说这是赤子之心。

    咸鸭蛋(作者:郑为人)

    3

    汪曾祺吸引我的,除了引人入胜的的小说情节和鞭辟入里的文艺批评之外,就是他的语言。

    他的擅长白描,这得益于他的老师沈从文。他的语言质朴,有张力,充满生活的气息,有音乐的美感,最重要的是极富画面感。

    下面摘录一些文字片段与你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

    米市,菜市,肉市。柴驼子。马粪。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

    每个人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

    ——《钓人的孩子》

    太阳晒着港口,把盐味敷到坞边的杨树的叶片上。海是绿的,腥的。

    ……

    来了一船瓜,一船颜色和欲望。

    一船是石头,比赛着棱角。也许——

    一船鸟,一船百合花。

    深巷卖杏花。骆驼。

    骆驼的铃声在柳烟中摇荡。鸭子叫,一只通红的蜻蜓。

    惨绿的雨前的磷火。

    一城灯!

    ——《复仇》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侯银匠》

    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脚指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受戒》

    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

    ——《幽冥钟》

    王四海站起来,沿着承志河,漫无目的地走着。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王四海的黄昏》

    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收字纸的老人》

    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了,我就得走了。

    ——汪曾祺《双灯》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曾祺《四方食事》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冬天》

    如此优美语言实在是不胜枚举。

    诗化的语言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像奶茶一样,睡前读,梦都甜。

    汪曾祺与妻子施松卿 


    图/网络

    文/惠风和畅

    欢迎关注公众号“清流急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曾祺:在高邮,秦观第一,鸭蛋第二,我第三 | 汪曾祺诞辰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mc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