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缘
第一次听这书是在福州城市绿洲讲书人活动中,听刘文浩老师讲到的。在刘老师讲不到三分钟,我就默默的下单买了这一套两本系列书籍。因为我觉得它是我需要的,也会是很多人需要的育儿甚至人际关系的指导用书。
书中核心语“我能解决问题”
本书引领读者怎么用“我能解决问题”来引领孩子、教育孩子。关于怎么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怎么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看待,怎么尊重他,教会他,引领他,都有着详细的阐述和实操办法。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本教育方法论的书籍更是一本教科级的工具书。是值得一读的书籍。
关于社会的理解
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任何人不可能是完全孤立存在的。那么就需要随时的处理一些社会关系。曾狭隘的认为离开了家庭进入社会或离开了学校才开始需要处理一些人际关系,才需要面临一些社会关系。
经历了社会洗礼及书籍的浸润对社会有了进一步认识。一出生就在社会中,婴幼儿期社会关系简单主要是跟父母关系,主要外部关系也由父母代劳。再大一点开始有小朋友有了互动关系,复杂程度就进一步,很多人是由父母代劳,再发一些青少年直到大学再到出来工作。有的人很小就有独立性,有的人到了大学格格不入。为什么?这时候社会能力高低就会有显现出明显差异化。
读后感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能力将伴随人的终生甚至会延续。社会能力是人的一项综合能力,甚至高于学习成绩本身。而本书从社会能力又是一项可以培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本书作者从社会能力方法的形成及发现做了介绍,再到方法和案例分析与讲解再到方案使用都一一的介绍。从讲话到具体沟通,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中,多场景多种手段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及应对办法讲解。
读了此书不仅能学会如何跟孩子沟通,还学会了具体实操办法。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能力,也是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案例分享
书籍分享后,几个小伙伴共同交流讨论了,目前遇到孩子的一些社会能力问题。其中我分享个小例子,带娃去菜市场或去超市买菜。会安排一部分现金给孩子掌管,由她决定安排一天的菜并由她安排买什么菜,我负责提,小孩子负责选,负责付钱、算钱,或讲价。通过这个数次锻炼,我发现小孩学到,菜价原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会因天气变化而变化。知道100块可以买多少肉,买肉的时候怎么买,100块又如何安排一天的伙食等等。也通过买菜回家做饭,小孩也注意点原来每一次饭菜需要经过这么多程序。也通过此我教会了她如何给自己做饭。教会了跟商贩沟通的同时教会了算简单的经济账。
时间有限,明日还得搬砖,暂且到此,后续可能还会继续再分享一点案例。
2022.5.15晚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