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日晴好93
图|Pixabay
我记得刚开始提笔写文的时候,问了某大神一个很幼稚的问题。我问他:“你读书会不会读很多遍?”
近半年后的现在,想想当初那个问题,简直要被自己给蠢哭了。古人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好书,书读好,自当应读很多遍。不知那时手机另一端的他是否哭笑不得。
可是大神不但没有骂我蠢笨,反而耐心认真、一本正经地给我解释那个问题。他跟我说他会看很多遍。比如第一遍读情节,第二遍读细节,第三遍独到之处。尤其是喜欢的书他会读很多很多遍。
我跟这位大神接触交谈并不多,但得到的每一点都非常受用。他会跟我说要多读多写多思考;会读终会写;写不出来的时候就去看书;不会写的时候去仿写……
有些方法,我当时并未深有体会,而是当自己练笔练到一定天数、反思总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忽然顿悟:“原来大神之前说的话是这个意思啊……”
看看大神的做法,再反观我自己,我往往读一遍便作罢。倒不是说每本书每篇文都一定得向大神学习。即使我是小白,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书读几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阅读的目的不一样,读几遍这得由结果需求反推。
拿我喜欢的鸡汤文举例,如果我只是为了让自己头脑清醒一下,喝点鸡血,立马复活,那一遍就够了。鸡汤喝来喝去,都是那个味,百变不离其宗。
但如果我是为了了解它的架构和特点;为了知道它的分论点如何层层递进;为了明确它如何引起共鸣直冲10w+的阅读量,那我一定得反复读很多遍,认真琢磨学习,一点一点挖出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
我不比大神,我很少会去看名著,其实是因为脑海里一直没有“要多看名著,少看鸡汤”这个意识。而是在自己开始码字写文之后,才渐渐认识到肚子里没有墨水,有的只是鸡汤。可这鸡汤只会留于一时,带来一时快感,并不能流传百世,吟诵千年。
读名著为的是什么?大神读中外名著,他是为了学习文学大家的遣词造句,包括严谨的段落、细致的描写等等。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他还说多看名著会心存敬畏之感。
我觉得大神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自己明明已经有一定的成果和名气了,但他依然对文字心存敬意,不居功不自傲。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态度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世人都说:文如其人。想来应是如此,不无道理。
而我为什么要看呢?我想应该从先了解名著和鸡汤最大的区别开始,接着从名著中找寻那些传世经典的力量。它之所以能名扬中外,定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定能给世人精神力量。如果只是哗众取宠文,自然不会成为经典,只会风靡一时,不久便会被遗忘。作为一个写文的,必须多读多看多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近来加了一个有书拆书社群,又认识了一位拆书大神--帝天宇。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他的鼎鼎大名。早在很久之前,刚写读后感的时候,就在某位热心文友推荐下,关注了他。我心里想着以后得好好学习,可刷了没几篇文,便不了了之了。
听了他的分享课,又加深了他在我心中大神的形象。我特意取关,又重新关注,置于关注栏上方。这一次要认真学习,而不是走马观花。
看了简介,我竟惊奇地发现他也是90后,可为何差距如此大?
预知详情,且听下回讲解。
无戒365训练营连续日更第175天
星姐交流群打卡70天第35天
网友评论
确实应该系统学习一下,不然看了也白看😂
加油
我也不会
慢慢学
😂😂如玉…你八成是谦虚了
😂😂结尾是突发奇想…
额…
谢谢啊😂
有用就好
谢谢丛铭大大的鼓励😄😄😄
谢谢幼稚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