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期写作班的时光里,我的上海基因被开发了。
我记得我写的第一篇关于上海的文章,应该是写上海的弄堂。亦新老师说很好,鼓励我继续写。他说每个人所在的地域都是独特的,都是我们写作的 宝藏,我们要珍惜且深入的挖掘。
怎么个不同呢,我还是以我熟悉的食物来举例。比如年夜饭,上海人的年夜饭是很精致的,菜品丰富,冷盘,热炒,老汤,点心一道道地上。而西部的年夜饭是粗犷豪迈的,据亦新老师说,量非常大,很多南方人光吃冷菜就饱了,根本坚持不到第二轮。
显然由于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文化不同,使我们天生就自带地域属性。比如江南人,鱼米之乡,物质丰富,说话温润委婉的。如苏州人,吵架也像在发嗲。而我们的雪师,早直播时,他明明在好好说话,APP却判定他在骂人,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存在好坏,只看作者有没有把自己家乡的味道写出来。说到家乡二字,我又笑了,扯开一下话题。大家一般都会说家乡啊,如果离家外出,遇到一个地方的朋友,通常也会叫老乡,包括很多地方都有的同乡会等等。可上海是没有“家乡”二字的,当然更没有“老乡”这个词。
我记得有次去日本京都旅游,在等公车的时候遇到了几位上海人。他们听到我们用沪语交流,就来问路,客客气气地上来先打招呼,“哎吆,你们也是上海人啊。”他们不会很热情,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上来就大吼一声,“老乡,你好!”不会的,但凡这样的,肯定不是上海人。
上海人是很有边界感的,矜持而礼貌,会在一个彼此都舒适的安全距离和你交流。如果有一天,我在某位作家的文中看到类似的味道,我就知道他肯定是上海人,或者长时间在上海浸泡过,因为他懂上海,知道这是上海的味道。
在亦新老师的鼓励下,我慢慢地写了几篇上海的散文或者是故事。直到前天我在写回顾时才突然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原来我的骨子里深深的刻着上海人的基因。我喜欢钱钟书,钱老《围城》里有很多故事是发生在上海的。我喜欢张爱玲,她是出生在上海的,包括大家熟悉的王安忆,陈丹燕都是在上海长大的。
原来,我很早就认同了这些作家,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当我发现这一点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轻易被他们吸引,毕竟我们都有上海味道。那么我喜欢续写他们的小说,也顺理成章了。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再突破一点的。比如最近流行的《繁花》,我一直放在KINDLE里没看,我看过网上的评价,似乎书更为内敛,也更有韵味。春节时,可以翻来看看。还有就是我想了解一下上海的过往。现在城市同化太厉害了,许多地方的餐饮几乎是一样的,属于自己地方的特色不多了,因此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过往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昨天我不是摸鱼未遂嘛,去上海书城陪客户选书,我看中了一本书叫《上海人》。我看了封面介绍挺不错,都是关于上海的内容。我一看价格,乖乖,88元。我和书城的经理说,太贵了,我拍张照片拼夕夕上买哈。那位经理是上海人,非常淡定的同意了,还让我拍条码搜书方便。果然上海人才懂上海人啊,我们这波操作可太上海了,哈哈哈!
回家一搜,38元,果断下单,以后写文有就资料和素材啦。据说新年不打烊,等书到了,我再给大家安利哈。而且我极有可能会在春节期间写写上海。因为文友让我写上海的美食,我觉得好像可写的都被我写完了,如果可以我倒是想写写上海的小马路。不过到时候再说吧,先把我该写的小说写完才是正事。
这样一算,掰掰手指头,怎么好像又不能休息了?到时候再说吧,毕竟我是那个又卷又凡的秋水啊,哈哈哈!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