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24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24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2-27 07:55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第五章:价值观之走向南北朝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魏晋南北朝可能要重新刷新历史。

    易中天:重建核心价值和实现文化复兴的使命,照理说应该由士族来承担。但此时的士族承担不起了。

    艺凡:为什么呢?他们都是知识分子。

    易中天:有的人甚至上任多时,都不知道自己担任何官何职,或者故意装作不知道。比如王徽之。有一次甚至坐进桓冲的车里,还说长官岂能独占一车!桓冲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在某次见到王徽之时对他说:你来的时间也不短了,好好工作,我尽快提拔你!王徽之却不回答,只是看着高处,然后用手板支着脸蛋说:大清早到西山去,那里的空气很清新。

    艺凡:这就是魏晋风度。

    易中天:这样的风度当然误国误民,也是自掘坟墓。试想,一个政权如果号称属于某个阶级,而这个阶级中的人却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它,请问还不该亡吗?

    艺凡:挡都挡不住。

    易中天:实际上两晋之亡在于有病,而病因就在士族。士族靠门第垄断仕途。保证这一特权的制度,则叫九品中正制。

    艺凡:什么叫九品中正

    易中天: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具体地说,就是把官职分成九等,叫官品;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和综合评估也分成九等,叫乡品。评定乡品的叫中正(中正官),朝廷的吏部则比照中正评定的乡品给予官品。这就是荐举制,既不同于两汉的察举,也不同于隋唐以后的科举。官品与中正品的对应只是一种大致趋势,并非法制规定。

    艺凡:结果又如何呢?

    易中天:帝国没有了激励机制,个人没有了奋斗目标。一个世家子弟,几乎刚生下来就有做官的资格,那又何必努力何必奋斗?因此即便为官一任,也不造福一方。如果有人认真工作,还要被嘲笑,被讥讽,被视为俗气。

    艺凡:至于国家的兴亡,自然不必也不会关心。

    易中天:有趣的是,帝国似乎也没指望这些家伙保卫自己,朝廷授予世家子弟的大多是清要之职,地位高,待遇好,事务少,责任轻。繁杂而辛苦的工作,都交给庶族寒门。久而久之,上层社会便充斥着无能之辈。除了清谈误国和腐化堕落,其他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寄生虫。然而待遇和特权却一点也不少。

    艺凡:有什么待遇和特权?

    易中天:根据西晋政府颁布的占田令,官员可以按级别占有近郊田。一品五十顷,依次递减到九品十顷。更重要的是,法令颁布之前大族多占的田亩并不需要清退,没占够数的却可以“依法”补足,真不知道帝国中央对贪腐的态度是遏制还是鼓励。至少,也是默许。

    艺凡:这样社会就不公了。

    易中天:结果就是两晋比东汉更加迅速地腐朽。这个时候,如果儒家伦理还有权威,事情也许会好办一些。因为儒家伦理尽管问题多多,却好歹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魏晋却只有门第观念,没有精神支柱。

    艺凡:支柱倒塌的结果,是精神的空虚、心理的变态。

    易中天:对,比如酗酒和嗑药,再加奢侈和斗富。

    艺凡:靠垄断仕途起家的士族其实是文化暴发户。

    易中天:暴发户都是要炫富的,因此连同名士们自鸣得意的雅量、清高和洒脱,都带有炫耀和标榜的意味。他们追求的真实、自由和美,竟只能通过佯狂、醉酒和男人女性化来实现,这说明这个阶级完全没有底气。

    艺凡:士族注定只能是文明的过客。

    易中天:这就跟春秋战国的大夫和士并不相同。后者是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方兴未艾的地主阶级,腐朽没落的只是上层的领主阶级。这时,华夏文明当然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但即便如此,也仍要借助华夏化的蛮夷,比如齐,比如楚,比如秦。

    艺凡:新文化的创建不但不能指望士族地主阶级,甚至不能单靠汉民族来完成。

    易中天:种种事实都证明,政治需要新制度,文明需要新生命,民族需要新血液。动荡和分裂只不过意味着新的整合,而整合的前提是融合。中华的历史,势必走向南北朝。

    到此,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学习完毕。

    下一本: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u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