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于是很多人都喜欢去看历史书籍,可是讲真,大多数人看历史其实是在看八卦,如同看电视剧一样,只停留在情节上面,正如这句话一样“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於心,则为俗学。”完全把经典的名作当成了俗学来看。
我很喜欢《亮剑》,有一次我在家看,里面讲到独立团吃了败仗,上面领导让李云龙顶替团长孔捷成为新任团长,可是独立团由于吃败仗的缘故,士气低下,而且很多士兵只认孔捷。李云龙在一顿操作后,得到孔捷的认可,也得到了独立团的认可。
我在旁看得津津有味,我爸来一句:你说为什么李云龙要把孔捷留下啊,要说一山不容二虎,孔捷在独立团,士兵势必不会完全信服他。
我一愣:看电视剧就看电视嘛,干嘛想这么多?
可我爸问了,总得说的啥:因为他是新来的,如果让孔捷走了,他肯定在这站不住脚跟。
我爸又继续问:那你觉得他是怎么一步步地收拢人心的,每一步都有怎样的目的?是不是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比如你到一家新的单位?
我当时有种“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感觉: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啊,战场如职场,为啥我都没想到这一层去吸取经验呢?
我爸估计看我说不出话来,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些成功的人,肯定有他们成功的经验,你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否则你看再多遍也只不过图一乐,还不如玩几把游戏。
读历史也一样,很多人初看历史时,总是被里面的权谋所吸引,事实上这些权谋所算计的不过是人性而已,一时小聪明,终究登不上大雅之堂。
那么读历史,真正要看、要学的是什么呢?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到:
从宏观的立场看来,世界上从无一种全然相同的事物在历史上发生过两次。每一事物都有它独特之基点。所以在提出因果关系时,我们也应当将历史事迹尽量前后连贯看去,而不应因一时一事偶尔相似即下定论。
所谓“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所有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前都已经发生过了,只不过换了个背景或形式而已,所以如何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和应对能力,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
就如同现在社会的内卷,其实早在古代,韩非子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古代统治者也想到了三条解决之法:一是向外发展,走出去。二是向内深耕,把已经拥有的东西开发到极致。三是资源公平分配。
既然说到读历史,《史记》当然是最好的历史读物,那如何读《史记》呢?
在温伯陵的《一看就懂的史记》中,作者认为:
既是史料,便如同食材,不同的食材,不同的配方,自然可以做出不同的美味,所以我们也不必循规蹈矩,可以在尊重太史公针砭人物、叙述兴衰的基础上,把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史料,重新整合起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史记》。
《一看就懂的史记》这本书源于《史记》,但说得并不完全是《史记》,而是以《史记》为蓝本,挖掘背后的一些逻辑和观点。根据解读方式的不同,书中分为四个主题——家国、天下、今朝、烟火来解读《史记》,家国讲王权更迭和谋略智慧,天下讲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今朝讲历史规律,让人以史观今,烟火讲这段历史中的风云人物。
在《一看就懂的史记》中,作者运用了横向和纵向的解读方式来解读《史记,教我们榨干《史记》的精华,他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而是纵观整个历史,把不同人物和故事用一条主线串起来,让大家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进程,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作者解读的方式是六国如何看到秦始皇统一,进而还讲了为什么会有靳柯刺秦的事件发生。完全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同一个历史事件,这个方式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又或者把某个故事或观点单独拿出来,向上向下的不停推导,形成一条贯通中国历史的时间线,让大家一起研究这些事情是如何演变的。比如说“为什么不愿意生育的真相”作者从农业社会开始阐述,最后讲到未来的情况,还有“项羽过江东能否翻盘”作者从经济和人口两方面开始推导。
在这些主题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烟火”篇章的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俗话说:“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历史,终究是人的历史,通过这些历史上的大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总能在其身上学到一点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1、读书无用吗?——苏秦
大部分人喜欢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产生的利益。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苏秦早年也有这样的困惑,原本希望读书可以出人头地,结果却因为读书而贫困,司马迁用八个字来形容他的惨淡“出游数岁,大困而归”。
在一次次被嘲笑的痛苦中,苏秦终于明白:书卷只不过是记载知识的东西,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神圣的地方,而知识是工具,唯一的功能是为人类社会服务。换句话说,书卷里的知识必须和现实相结合,才能爆发出惊人的威力,否则便没有任何意义。
有了这样的顿悟后,苏秦用书本知识来解析现实世界,一年后,他认为自己已经对天下事了如指掌了,就出山游说各国了,最终能佩六国相印,成为影响历史的关键人物。
说完苏秦的人生经历,我们来说说读书真的无用吗?
可以说是无用,因为读书并不能改变命运,正如在《鹤老师说经济》中说到的:读书只能改变你的信息量,以前是小学字典,读多了就变成了新华字典,只要你没有进一步处理,它就永远是字典,毫无价值。
也可以说有用,正如苏秦一样,他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然后不断地优化调整,最后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内卷年代,连读书量都开始卷了,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年读了100本书”“一月读10本书”的视频,看完总让人焦虑不堪,认为自己是不是读书少了,可是读书从来不是求量,而是求质,有人能靠读一本书经过更迭实现变现,而有些人即使读了一百本书,也只是摘抄原文,脑袋还是一片空白。
所以,读书有没有用,是看你以怎样的方式来读,只有将书中的知识在实际中运用,才能产生价值。
2、目标远大是病吗?——韩信
把目标定在银河系,即使失败也会散落在群星之间
小时候,别人问长大后想干嘛,很多人会回答要当科学家、画家等等,可是长大后,却再也不敢这样回答了,因为身边人会嘲笑你好高骛远。
可是事实上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都有一个宏伟的目标,比如陈胜在农田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还有周总理在读书期间就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想法在他们当时的境况下说出来,都有些不太现实,甚至有点幼稚。
可是任何想法都有付诸实践的价值,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
说起韩信,大家都觉得他可以忍受胯下之辱,能屈能伸。事实上,即便在贫困交加,他依然有宏伟的目标,在其母亲去世后,他特意为母亲找到一块宽敞的土地,周围可以安置“万家”,把母亲放在这块地的最中间,想让“万家”去世后给母亲陪葬。
或许从这个时候,韩信就想干一番大事业,他开始揣摩军队取胜之法,研究古今经典军事案例,逐渐把心中的想法落到实处。
所以他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因为在他眼中,这些不过是小事,大丈夫不拘小节,他要做的是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并为其付出一切。
后来有了萧何夜下追韩信的故事,韩信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年轻的时候,不怕目标太远大,只有把目标定高了你才有想象空间和进步的动力,即便最后完不成目标,终究可以得到自己部分想要的东西,总比一开始就只想养家糊口钱强。同样,当你目标远大,自然会无视眼前的短期诱惑,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目标远大,从来不是病,有病的是只想不做。
3、性格有好坏之分吗?——卫青vs霍去病
世界上有两种人,外慧和内秀的人,我们都是好孩子,没有好坏的性格之分。乐观和悲观都对这个世界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
在社会中,总有一些隐性的规则,大多数人也对其认可,比如开朗和内向,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开朗的人,也认为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可是事实上,性格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有关,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在《二次成长》中提到:第一次成长中,我们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我们是被动的,对于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缺少发言权。
就如同穷养的卫青和富养的霍去病,两人不同的原生家庭,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但是两人都取得了成功。
卫青经历坎坷,自己的兄弟也不把他当人看,如果不是自己的姐姐受宠,或许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
后来军事才能受到赏识,也改不了从小养成的谨小慎微的毛病,即使身为大将军,被李广的儿子李敢打了,也默不作声。打胜仗有了赏赐,也首先满足其他人,宁愿自己吃点亏。
而霍去病,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年轻的时候就陪在汉武帝身边聆听各种军国大事,后来即便汉武帝想教他兵法,他都直接顶回去,认为自己未必不如古人,甚至可以超越。在得知李敢打了卫青后,他直接找了一个机会杀死了李敢,然后报告汉武帝说自己杀人了,让其看着办。
这份心气,是卫青不能比的。
年少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他们两人一个似水,一个似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就千古伟业。
所以不要被世俗的认知所限制住,性格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就像颜色一样,正是因为多样性,才能呈现七彩斑斓的“彩虹”。
以上这些问题是不是在现代很多书籍上都有讲解,没想到早在几千年前,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只不过我们没有像《一看就懂的史记》的作者温伯陵一样梳理出一条主线脉络将整个历史串联起来看,所以你看的是故事或八卦。
读史是可以让人明智,只不过要掌握正确的读史方法,相信这本《一看就懂的史记》能够帮助你打好读历史书的基础,让你轻轻松松榨干《史记》的精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