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课堂:引导式称赞,让孩子自我认知的力量

父母课堂:引导式称赞,让孩子自我认知的力量

作者: 岳岳的育儿365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23:13 被阅读0次

在称赞孩子时,我们不仅要表达欣赏,还要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认知,通过描述事件或情境,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这种间接的称赞方式更易于被孩子接受。因为孩子往往不喜欢被直接评定,他们更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来得到认可!

称赞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将我们的称赞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只有当称赞转化为孩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时,它才能提供持续的动力,实现称赞的真正效果

称赞包括两部分:

一是我们说的话和看到的的事实情境,

二是孩子听后内心自我对话。

在称赞孩子时,我们应该先描述我们观察到的具体行为和事实,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得出积极的结论。例如:

比如今天晚上我在书房写作业,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玩,实然感觉有些害怕,我就陪他把想玩的东西拿到书房来玩,我看见他把好多书放在一个小凳子上,又把小凳子放在一张垫子上,还拿了两块板子,换平时我肯定会跟他说:太多了,你拿不下,可以分成两次,今天我默默观察着,他用头抵着书小心翼翼的慢慢走进书房。

我用今天的学的称赞试着与他对话:

我:平平,你刚刚搬的东西蛮重的,搬起来蛮费力气的,

孩子没说话,我继续引导:你搬动了吗?

平平:我搬动了,

我:那需要很大力气

平平:换别的人早就累趴了。

我:不错哟,这说明你有什么品格

孩子可能不太懂品格,我继续引导:

我:你这是叫有力气还是叫强壮呢

平平:我这是强壮,强壮是要训练才能强壮,自己搬东西就是训练强壮。

如果我在孩子把东西搬进来的时候就说你真厉害,你搬动了还成功了,可能就没有下文了,孩子也不知道强壮是可以通过自己搬东西锻炼出来的孩子自己的认知了。

无论是在职场、生活还是商务场合,当我们真心想要表达称赞时,都应该注意这种方式。它不受场合限制,适用于各种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称赞与被称赞的情况,比如:

我经常带着孩子参加活动,总是有人对我竖起大拇指,你真厉害,我会想,我厉害吗,哪里厉害了,也就那样吧。

再比如:孩子经常帮忙做家务,我会称赞他:你主动帮忙做家务,这叫能干,你真能干,有一次,孩子跑过来跟我说,班里同学又会干这个又会干那个,好像不能干....

这样的场景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很多时候我们的称赞并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对方的作用。

我们称赞别人,只讲了我们说的话,没有引导对方进行自我认知可能无法让对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举个正面列子:

前段时间我带着双胞胎儿子去医院检查身体需要抽血,孩子们总是会问,打针疼不疼的问题,我会习惯性的跟他们说,一点也不疼,就像小蜜蜂采花粉采蜜一样,轻轻的轻吻了一下花瓣,妈妈相信你们都很勇敢,一下就好了。

先是平平抽血,我跟平平说你用心感受一下打针,平平还算是蛮勇敢的,自己走上前去,勇敢面对没有哭,抽完血孩子跟我说:

果然跟妈妈说的一样,一点也不疼,我真勇敢。

事实是孩子后面打6岁最后一针疫苗的时候,果然很勇敢,没有哭闹,自己伸手主动配合医生,因为他的认知里,自己是勇敢的。

今天还有个案列,我和孩子去书房,孩子主动帮我开了灯,我称赞他体贴,我马上认识到了我只讲我我说的话,没有讲事实引导孩子思考,,马上重来一遍,

我:安安,我看到了你主动帮我开灯,谢谢你,你帮我开灯是什么行为啊,

安安:善良

你看我说的和孩子的认知就不一样。

反思:我们习惯很直接的用自己思维去称赞对方,我们是发送者,对方是接收者,我们的思维已经比较成熟高大,孩子的思维还正在形成中,我们要多蹲下来,说我们看到的事实,让孩子或对方自己说出来重要性或者对这件事情的认知,让称赞更加真实、具体和有意义。

A2

目标:在接下来日子里,用心观察,需要引导称赞或者引者孩子思考的时候,通过描述事件或情境,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认知。

时间:每天

地点:家里

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我可以说:“这个任务真的很有挑战性,但你看上去完成得很好。”

当孩子独立差完成拼图时,我可以说“我看到你花了很长时间来完成这个拼图每一次尝试都非常认真。”

当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时:我注意到你今天帮主动帮妈妈做家务了,把房间打扫的很干净等等。

你把饭吃得好干净,一点也没剩下

你把玩具收拾的好整齐

你花了一个小时投入画画

妈妈跟你说话的时候你都有认真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课堂:引导式称赞,让孩子自我认知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vd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