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002499/1a7e392118401119.png)
正在刷小迦老师社群消息,整理读书打卡内容,亲友团突然蹦出来消息,二舅在群里发了外公外婆的遗像,幺舅发言:两老终于团聚了。我才后知后觉,外公这次真的走了。
这几天感觉脑子里都是空的,恍恍惚惚!从得知外公病逝、匆匆忙忙赶回家到守灵,送外公去火化,然后出殡,与外婆合葬在靠山面水的墓地。前后也就3天时间,上次端午节回家去医院看外公,尽管被病痛折磨,插着氧气管,他还能认出我,这次回去却只能看到他静静地躺在冰棺中,直至化为一抹灰,永久埋葬于地下。
你不伤心吗?为什么没哭?
我本以为自己会像爷爷去世时一样嚎啕大哭,没有。比起失去外公的痛,我更心疼母亲,妈妈失去她爸爸了。年近半百,苦了一辈子的母亲没有父母了,从此,爸爸和老哥、我便是她的一切。 这两天,妈妈遇到故人告诉我,这就是当年怀着你躲灾的舅舅,都20多年了。两人相互寒暄,提到家庭儿女,妈妈感慨到:还是女儿在面前好。我庆幸回来了,尽管在妈妈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有时走路都下意识牵着我的手,时刻担心我饿肚子。但关键时候能陪在妈妈身边,甚好!
外婆去世时,恰逢高考前夕,尽管外婆过世在意料之中,家人却瞒着我,直到我电话询问,外公才说外婆早住山上去了。那一刻来得猝不及防,我呆立片刻,立马打电话找妈妈兴师问罪,为何不告诉我。妈妈说怕耽误我学习、影响高考,我生气难过,但回过头一想,即便知道又如何呢?我无法治愈外婆的病,无法替她受苦,我在,她就不会离开吗?除了眼睁睁看着,我什么也做不了。
外公也病了一阵子,故去只是时间问题。半个月前,经过医院救治,我们希冀其能撑得久点。天不遂人愿,生命无常。儿时面对死亡,心有戚戚然,现而今却是冷静木然。望着冰棺中僵硬的躯壳,陌生的面容,我沉默冷静地在内心做了最后一次告别。
有人说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然后他在社会中死了,不再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
外公在社会中死了,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吃饭,但外公却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
外公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喜欢读书看报,翻日历记录天气。小时候在外公家玩,永远是新闻频道,准点收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外公不像爷爷关注我学习成绩,总会像变魔术一样拿出零食水果,至今仍记得在外公家吃过最甜的柿子、最酸的葡萄、最特色的烤橘子,晚饭的一半记忆是在外公家的院子里。夏天的午后就是竹床、摇扇、蝉鸣……
记忆中的外公不苟言笑。
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老去外婆家蹭饭。几个小辈中,外婆似乎对我格外偏爱,逢人就夸我多懂事,会照顾人,甚至像个孩子对我撒娇。如果放学后没按照约定去吃晚饭,就说我不喜欢她了。小学的常态是放学去外婆家,被强制吃2碗饭,直到把菜扫光,然后撑着肚皮散步回家(时常跟妈妈抱怨从小身体好归功于外婆)。外婆腿脚不便,总是“打发”外公拿各种零食。记忆中从没见外公笑过,外公对外婆也不会多温柔,总是不紧不慢做完手头的活,认真细致地照顾外婆衣食起居,两人相互陪伴走过最困难的日子。
冷漠脸下的外公情深似海。
外婆疾病缠身,瘫痪多年,全由外公一人照顾,这其中的心酸苦楚不为外人道,作为旁观者也大为感动。直到外婆去世,外公也不愿离开其老家,总说:这里有太多关于外婆的记忆,前院的果树,后院的菜地、葡萄架到处都有外婆的足迹。直到外公生病,二舅担心便坚持带外公离开以方便照顾。这十年二舅将外公照顾得很好,想吃什么尽量满足,可以说关怀备至了。外公平时没什么消遣,看看新闻,和老友散步聊天,过年过节随二舅到儿女后辈家串串门,日子也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我过年去拜访,偶尔和外公闲聊几句,话题没多深,也没太多情感依恋。
外公患有脑梗,也曾中风,近几年,病情时好时坏。去年,外公开始不认识我,走路也没以前稳,说话开始颤抖。人终究敌不过岁月,88岁高龄,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不知道外公离开时,还有没有什么心愿和牵挂?这一辈子,可曾有过遗憾和后悔?外公离开,什么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都没有。
唯愿外公安息,两老终于团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