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荷北荷也说荷
北京之行,舟车劳顿,本不想再多此一举。忽一日看见某人颇具专业视角的风景照,美轮美奂,撩人心动,深夜命笔,竟敷衍成文。
夏天,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沿昆明湖漫步,只见绿叶擎盖,满目荷碧;映日花红,摇曳多姿;粉红嫩白,相依相偎,浪漫多情,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与情趣。
应该说,昆明湖的荷之美,与杭州西湖的荷,南北呼应,相映成趣,兄妹遥望,情深意长,倒也没有高下伯仲的。
南荷北荷也说荷若论咏荷的诗,昆明湖与西湖,尽管前者仗着皇家的气势,有慈禧老佛爷的荫庇,显得尊荣富贵。但就诗词的数量和质量而言,两者大相径庭,相去甚远,简直有天壤之别!
笔者众里寻芳,搜索了一圈,昆明湖咏荷诗似乎也就一首,至于作者,姓甚名谁,竟杳如黄鹤。
其诗云:
昆明碧荷映湖天,漫舒翠叶托红莲。
不浊不妖自高洁,相知相依尽缠绵。
——《昆明湖芙蓉吟》
笔者试着解读此诗:昆明湖里,碧绿的荷叶倒映在水面上,染绿了湖水。绿荷湖水与蓝天白云遥遥相望,彼此爱怜,情愫暗生。绿叶如玉如盖,红莲枝枝朵朵,随风摇曳,枝叶相亲;绿叶红花,红花绿叶,俯仰顾盼,“我是风儿你是沙”,不觉间,娇羞飞红了脸颊。尽管出生于淤泥,每天在清水中洗濯,却洁身自好,不受沾染,不妖不媚,卓尔不群。这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相知相惜,相爱相依,缠绵悱恻,诉尽衷肠!
这样的解读,不知诸君是否满意呢?
解读完此诗,我竟怜悯起昆明湖的荷花了!我甚至怀疑,惯于舞刀弄枪马上马下的八旗子弟,何曾见识过哪里欣赏得了昆明湖风花雪月般的荷花呢?慈禧老佛爷移栽荷花,更大的可能也许是附庸风雅吧。
南荷北荷也说荷在南方,在杭州,荷花是幸运的。姑且不论满湖满池无边无际的荷花是如何的受到杭人何等的追捧,单说杭人歌荷咏荷的诗篇,也是铺天盖地,名家辈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杨万里了!
南宋诗人杨万里,对荷花情有独钟,在他的诗作中,吟荷咏荷的诗句颇多,那首著名的《小池》,将荷苞初露时水边的风景描绘得十分逼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诗通俗易懂,流畅自然,无论老幼皆能读诵。只需信口吟起,不用太多注解,夏季初荷的灵动和婉约,便形象地舒展开来。
南荷北荷也说荷杨万里写的最为著名的咏荷诗,当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将西湖荷塘置于蓝天和红日的背景之下,使之与天相接、与日相映,满湖的荷叶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荷叶碧透,荷花俏丽,如此六月中的西湖,展示出一派旖旎的风光。
南荷北荷也说荷酷暑炎热的时候,总是让人的情绪倍感烦躁,在诗人的眼中,热浪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杨万里在他的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南宋的某个暑热之季,荷池边的真实画面:
玉砾金沙一迳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诗人欲避暑乘凉,却无处可去,于是独自来到荷池边,想寻得解暑的凉风,可是天气过于炎热,池塘边也没有风,更不生凉意,荷花也难消暑热。
入暮时分,天气依然闷热,诗人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酷暑的傍晚,诗人又来到荷池上,渴望感受到一阵凉风,正因为自己余热盈怀,所以诗人觉得荷花也应“愁热”,为了避热,荷花只好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绿叶之中,诗人抓住这一瞬间浮现出来的诗意,以拟人化的手法,用心用情地写下来。让今天的我们再读起这首诗,联想到暑热之季荷塘边的情景,也不禁由衷感叹这一描绘是多么形象和贴切。
南荷北荷也说荷杨万里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荷花,还有一首名为《红白莲》的诗,将荷花描绘得极为灵动,灵动得让人拍案叫绝: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水塘之中,红莲白莲挤在一起同开放,竞艳争芳,清风送爽,荷香扑鼻,荷花半浓半淡,如汉代宫殿里的佳丽般,既仪态万方,又楚楚动人。如此莲花,怎能让人不喜欢?
南荷北荷也说荷杨万里笔下的咏荷诗极具神韵,有色有香,色香之间妙不可言。那诗行中的荷花,既有娇艳夺目之容,又有素净雅致之态。置身荷塘边,随口吟起一两句,在美景之中,更多了一份赏荷的雅趣!
南荷北荷也说荷说完西湖如烟如海的咏荷诗,再看昆明湖的荷,尽管游人如织,万人瞻仰,但繁华之下,是否有绝代芳华无人识而陡生凄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