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的举动,让我意识到以后真的要少说。
今天是兑现姐姐每周承诺的第二次,昨天打算去博物馆,查了以后发现周一闭馆。
我跟姐姐解释说:想去的博物馆、美术馆、科学馆等地方,周一都是闭馆的,可能周六周日去的人太多,场地需要打扫消毒吧!
姐姐听我说了表现理解,周一能去的就只有去图书馆了,她也很乐意。
我们查了路线,还是选择最经济的公交出行,她带上了自己的零钱,我们就出发了。
坐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地方,一进去发现很大,并且有四层楼,我们选择了儿童阅读的三楼和四楼。
姐姐找了自己喜欢看的书,我也找了一本书看。中午为了节省时间,就在一楼饮食区随便吃了点。
刚一吃完,姐姐就迫不及待的上楼看书。
由于环境清净,没有糟咂声,姐姐看的特别投入。
快四点的时候,我说咱们该走了,还得接妹妹呢,姐姐还不舍得走,表示还没过瘾。
回来的路上,姐姐给我讲了一路,从声音中可以听出非常满意今天的安排,也收获颇多。
回到家觉得很累,就泡脚缓解疲劳去了,也没管姐姐,过了6点就去做饭了。
做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明天姐姐有美术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刚做一点点。
赶紧跟姐姐说:美术作业赶紧做,明天还有课要上。
没想到姐姐说:我已经做完了。
我又说:你赶紧放书包里,明天别忘了。
姐姐说:我已经放进去了。
我以为回到家,我歇息了,她跟妹妹也玩去了呢!
没想到,我歇息的时候,人家就默默就把作业做了,还收拾起来了。
经过这件事,我觉得对于孩子,家长还是要避免唠叨,只要不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是知道自己需要做哪些、怎么做的。
学生时代,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才是不敢得罪的人,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是记得的,不管早晚他也是会去做的。
反而,家长反复的唠叨、指责破坏了孩子做作业的欲望。
樊登也说过,有些家长从一年级开始陪孩子写作业,一会说一句这,一会说句那,几年陪下来,完了。
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少说多做,多鼓励多赞美,表扬要具体,赞美要及时,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有了学习上的成就感,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才会变得香。
另外家长要管住自己的急性子,一看孩子玩手机立马批评,一看孩子看电视立马指责,一看孩子没写作业,开始反复唠叨。
我家是不管手机、电视和平板的,所以孩子都是自己主动的关。
喜欢看多久就看多久,有时候自己还说,今天看电视或者平板多了,眼睛不舒服了,其实孩子知道事情后果的。
家长越是阻止的事情,孩子越是上瘾,我们可以回想下自己小时候,越是父母不让做的事情,越是好奇,越想偷偷地做。
孩子天生是向上向善的,只要家长不越界,孩子自我管理就不会太差。
另外,作为家长,作为榜样,想让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尽量先做到。
管住自己的嘴,多动自己的脑,多倾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用你的语言和行动去相信孩子,相信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