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究了50+社群后,我得出这些结论......

研究了50+社群后,我得出这些结论......

作者: 美少女晓露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1:36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欠了好久,还被催更,哈哈,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公众号留言,想要迁移到一个有留言的公众号上,查了好多资料都是个人号无法迁移。

如果有知道个人号如何迁移的小伙伴儿欢迎你私信我哦~感激感激~

废话不说啦~

我是从2018年才开始玩社群,一年时间,加入过大大小小的付费社群超过50个,那个时候真是什么都想学,可能也是因为什么都不会,焦虑吧。

当时加入的第一个社群是猫叔的剽悍行动营,非常庆幸。如果你要问我加入的所有社群中,最喜欢的是哪个?

我一定会回答猫叔的社群。真应了那句话:一入猫群误终生,此后都是江湖人。

呀呀呀,扯远了,开始干货输出,今天主要讲三个部分,一次只讲三个点,这是我写文章的逻辑。

社群运营有“四感”

秋叶大叔在《社群营销实战手册》里讲到关于社群运营的4感:

仪式感:有的社群不是交钱就能进的,必须要写申请,还要有老学员推荐。进群必须遵守群规。

还有开营仪式,结营仪式,每周颁奖,每周分享等,这些都是社群的仪式感。

仪式感最少不了的就是海报了,很多社群刚加入时会有录取海报,结束时还有毕业海报。

关于社群海报,我觉得也可以写一篇了,要是想看的小伙伴儿,可以在文章最后的右下角点个在看哈,要是感兴趣的多我就写哦。

参与感:定期的活动、分享等。让社群成员有参与感,增加大家的链接,

社群的本质其实是社交。马斯洛需求理论里提到,社交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组织感:当社群有某主题活动时,往往需要很多成员分工协作和执行,下面这张图是我参加剽悍读书营时的结营仪式。

感觉像拍电影,每个人各司其职,战斗力非常强。

下一张图是节目单,有没有春晚即视感

归属感:在归属感方面,剽悍江湖做的特别棒,会给优秀的老铁发实物奖牌,发证书,每年都为老铁们举办极致践行大会,叫一声老铁,就知道是自己人。

社群都有哪些基础玩法?

社群玩法是基于你的社群定位和社群期限以及课程内容来设计的。

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群,大家都很陌生,如何让大家破冰,熟悉起来呢?第一件事就是自我介绍,改群名片,分享一个自我介绍模板:

【昵称】

【职业】

【坐标】

【标签】

【擅长领域】

【最喜欢的一句话】

【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做出的成绩】

【我能给大家提供的帮助】

再分享一个如何写自我介绍的MTV法则(在弗兰克老师的书《爆款写作课》里看到的)

M: 我是谁?T: 做过什么成就事件?V: 我能提供什么价值?

一个社群,有哪些基础玩法呢?

在行动营时,有连长,排长,还有指导员,班长等。有设计组、数据组、点评组、内容组。并且还有专门负责催打卡的同学。

一个社群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成员。

行动营的Slogan是:干掉懒怂拖,提升读写说。而它的玩法都是基于这个目标去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成长,提升行动力。

我们如果要模仿一个社群的玩法,首先要理解它背后的逻辑。它为什么会这样去设计?

行动营除了每天的课程和作业打卡外,早上会有一个基于一本书或者某个材料的头脑风暴,或者每日一问,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晚上会有颁奖典礼,主题分享等,群里氛围很好。

BM社群的打卡方式很特别,采用的是小组制,小组打卡率达到80%可以解锁工具包,每周解锁一次。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打卡率,因为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打卡。

很多社群的玩法其实大致是相同的,无非是打卡、点评、颁奖、分享等。但背后可能有很多你不知道的逻辑,站在参与者和领导者的角度去看,是完全不同的。

怎样设计一个社群的玩法?

樊登读书会讲过《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里面提到游戏的4个原则:目标、规则、反馈、自愿参与。

樊登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他去一个保险大会演讲,一上台别人就给他颁了一个学识渊博奖,据说他们公司永远在颁奖,公司领导不是在颁奖就是在去颁奖的路上。

每个员工都能得到很好的反馈,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没有谁会拒绝奖励。

猫叔常说一句话:被重视、被鼓励、被夸奖、被理解、被支持,是你的刚需,也是别人的刚需

而游戏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也就在于反馈。积极正向的反馈。

拿我最近在玩的一个游戏举例,这个游戏应该只有女生才会喜欢,叫奇迹暖暖,游戏画面特别美,随便截个图都可以做壁纸那种。

登录签到就能获得钻石、金币和好看的衣服,完成搭配挑战赛可以获得超美的设计图。每一章都是一个故事,虽然都是在搭配,但其实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拯救某个人,甚至某个部落。

再回归到社群本身。

我们如何用游戏化思维去设计社群的玩法呢?

我最近在做的一个群,是和年糕妈妈合作的写作课,招募了很多点评官,一开始在没有设计玩法之前,大家的积极性一周之后就下降了很多。

后来在听了《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我重新设计了一个玩法。

我们的目标是完成这次妈妈写作训练营的30天点评,同时我们的点评官在这个过程中有收获,有成长,基于这个目标,我想到了复盘和分享。

30天的妈妈写作训练营是以积分制的规则来玩的,完成一次点评就有100分,其中复盘和分享,一次均是100分,除点评外,其他可以自愿选择参与。

根据积分排名获得奖励,奖励的设计也可以根据大家加入这个群的初衷去设定。一周一次积分公布,训练营结束后进行颁奖。

这样做之后,很多小伙伴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游戏化思维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不仅仅是社群运营。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用,欢迎你加我微信一起交流

相关文章

  • 研究了50+社群后,我得出这些结论......

    这篇文章欠了好久,还被催更,哈哈,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公众号留言,想要迁移到一个有留言的公众号上,查了好多资料都是个人...

  • 做好社群运营只需两个思路一个工具

    好的社群总有它成功的模式可追寻,为此我特地研究了上百个社群,现得出以下结果。希望这些对正在做社群运营你有些许帮助。...

  • 专注的力量

    斯坦福大学开展了天才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这些所谓的天才儿童全都会坚持终身学习。这项研究表明,成功折能取得高成就...

  • #积极心理学#积极成就的最重要因素是“自律”

    《Flourish》里面,经过认真研究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幸福五要素(积极情绪happy,投入engageme...

  • 悟空,找到那个给你三颗痣的人了吗?

    《大话西游》是部永恒的经典。 这是我用各种角度、各种姿势、各种态度,反复研究《大话西游》后得出的结论。...

  • 婴儿能不能游泳

    少数研究说婴儿游泳能提高孩子的抓握和平衡能力,或提高孩子运动评分,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都很小,不足以得出结论,这么小学...

  •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1 收集的数据以及积累的事实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出结论。 1.1 每一个...

  • 网赚,进去

    《我花了7天时间,监控了3000个微信群,最后得出这些结论》 https://www.jianshu.com/p/...

  • 长寿新论

    最近,我对当代各行各业最具代表性人物的人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后,得出一新的长寿结论,确实值得深思!这里就简单了...

  • 《这才是心理学》第七天

    第10章 人类认识的阿克琉斯之踵 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概率论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都发生。虽然,这些结论并非是10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究了50+社群后,我得出这些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yx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