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程红兵老师的《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第四辑一一明德课程们前半部分的一点感想
我总结的内容梗概是这样的:
一、警惕教育界的伪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我们发现有些创新的确解决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来探索新的改革思路,来面对新的现象,来解决新的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号称创新其实并非创新的伪创新的现象泛滥,其形式多种多样,但本质就是皇帝的新装,说到底也就叫自欺欺人,究其根本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如有一段时间教育与卫生合并,这个叫创新;又一段时间教育与科技合并也叫创新;再过一段时间教育5体育合并同样也是创新。那么,就问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主体性,独立性在哪里呢?所以这种拆分一段时间之后又合并,是创新吗?每一次合并和拆分都是创新,也是折腾,是劳民伤财。行政机构热衷于这样的伪创新,势必影响了一线的校长和老师,现在的校长,不论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校教学,不论是能不能办好学校,几乎都在喊着一些创新的口号。什么本教材,什么精致化管理、精品化课程等,只是概念游戏而已。问:为什么教育界人士大谈创新的时候,教育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发展,仍然是以反复操练为基本特征的陈旧的应试教育呢?为什么我们在大谈创新人才培养的时候,我们的创造能力却居于全球的中下游水平呢?
二、世界是平的,地球是村落,我们的国家课程虽自成体系,别具一格,但也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处于半封闭半保守的状态,而且国家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情况差异很,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大,课程应该有弹性,课程应该多元,保持中国课程的优势,学习西方国家课程的优秀元素,进行一点儿优势互补,更进一步,融合中西课程或许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明德的课程谱系有三大体系,第一是必修,也就是国家课程,第二是选修,也就是学校课程,第三自修也就是学生个别化课程。。重构的意义就在于适应本校学生的需求,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体现所谓的学校特色,学校个性。。学科课堂重建关键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教师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建立学科知识结构,重视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科概念的不同表征方式之间的关联,设计丰富的适切的、具有挑战性的,促进深度参与的高级思维活动任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有三个维度。第一是多维视角的课堂,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而应该启发学生从多个维度看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不应该是单一视角,应该会全面的,整体的看问题。第二是矛盾冲突的课堂,也就是说课堂不是片面的传输,而应该是充满思维矛盾,让学生的思维出现矛盾冲突,才能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第三是批判性思维课堂,让学生勇于质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来审视教材内容,与课本对话,与教师对话,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式,或者在批判的基础上认识,吸收或者另辟蹊径,发现新问题,进而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新认识。
三、小学阶段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奠定学生人生自主阅读的基础。绘本适合0至99岁的人阅读,绘本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简单的丰富。绘本故事并不复杂,情节也不曲折,内容也显得单薄,但哪怕是薄薄的十几页书画,却有着一个丰富的世界,包容了人间万象,蕴含着充沛的情感,高度浓缩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其二是纯真的深刻。孩子的口吻,稚嫩纯真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用心品读会使人心神摇荡,并长时间的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它像一座桥梁能帮助孩子们从家庭走向学校,从玩具走向书本,从图像世界走向了文字世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日本作家柳田邦男说过人生三读绘本:第一次,小时候被家长抱着读;第二次当了父母后,抱着自己的孩子读;第三次,积累了无数人生经验之后再读。这些话很有道理,我特别认同这种抱着孩子读书的方式,希望家长捧着绘本,读给孩子们听,和孩子们依偎一起,一页一页翻开,逐字逐句的读给孩子们听,相互依偎的温暖经年不退,甚至永远留在父母、孩子心中。我相信许多孩子也都想让自己的妈妈再讲一遍故事,让自己的爸爸再读一篇绘本,这绝对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四、一门课程的诞生就是一种机缘,机缘的发现是因为需要。程红兵老师在思考初中教学课改生长点时,定位在综合课程,繁忙工作之余,散步放松自己,在深圳海滨生态公园漫步,认识了这里的红树林,认识了滩涂上各种各样的鸟。产生的第一念头让明德学生看美妙景观,后又产生建设一门湿地课程的想法,和保护区的工程师商量并给予支持,结合校情、师资联合后,湿地研究开始了,从做中学,从原来学科知识走向了生活。跨学科的整合式课程教学,面向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而不仅仅是几个学科,关注的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而不仅仅是知识系统,着重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接听能力,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学科能力,着力于让学生树立为社会而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学习,着力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我的感触点有:
1、教育创新,很想创新,但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奢望。村小的困境,缺人少物没有钱,已限制了我的思维,更别说创新了。先解决开足开齐课程,再说创新;足够的经历,经验的积累,学习力和行动力,思考力和影响力,再说创新;成长自己,做好自己,再说创新;教育教学越稳越静越常态化规范化,孩子才会享受生长长大的感觉,这时且行且悟,也许不知不觉中,新不用创即生。
2、读绘本。一年前,从没读过一本绘本我就认为绘本就是幼儿看书,玩玩而已,或者一二年级学生的消遣物品而已。三个机缘,让我认识到绘本是真好。第一个:北京上学路上公众号平台,每天推送一个故事,晚自习辅导学生时,就给孩子播放一个,听得时间长了,觉得故事好有趣还有哲理性,值得听,所以我坚持每天推送一个故事。虽没见书,但很向往故事书的样子。第二个:我校牛玉姣老师参加登封教体局组织的乡村教师南京访名校时,带回的国培学习阅读教程一一酷思熊儿童哲学阅读,当她与孩子们醉心阅读并精心演课本剧时,看着她班的10名学生,个个因此而兴奋,像被点燃的火熊熊燃烧,每天都抽时间读练演,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三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小小故事王",三名二等奖,牛玉姣老师获全国第一名"种子老师",我就好奇了,也被吸引了。当一本一本精美好看的酷思熊书籍寄到俺校时,我一口气看完了《盛开的蒲公英》、《神奇的喇叭花》、《壁橱里的面包师》等书,文美插图美表达的主题更美!我决定让孩子读并上网络直播课,至今一年了,孩子们静心专注听故事的模样堪比蒙娜丽莎,孩子们挑战小酷熊回答问题,从羞怯到抢表自信表达,从听故事后只是文字几句的回信到今天的思维导图呈现和开主题班会,我彻底被颠覆了,我彻底被绘本故事的力量所折服!第三个机缘,参加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培训时,有三个魔方训练一一绘本、音乐、游戏,我有幸参加绘本和音乐的沙龙学习。老师们先让我们选绘本、读绘本,再让我们说绘本、演绘本,每个环节都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有了智慧的微光,开启了我的教育阅读观,原来绘本是一扇窗,推开即阳光普照,推开即敞亮世界,推开即生命的通透!秋季开学后,我便分班给孩子上绘本读,读《安的种子》、《猜猜我多爱你》、《犟龟》等绘本,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但我深知自己的无知,于是我就把图书室的三百二十本绘本散发各班,让孩子随性随时可看到,并与孩子们聊绘本,甚至让孩子们续编绘本,真是读中有所乐,读中有所悟,读中有玩,读中有获!因此,孩子们喜欢绘本,更喜欢读绘本。同时,通过自己的浅薄,我也知道了老师读绘本的必要性,我就决定老师的读书岁流会就从绘本开始,第一次与学生同步读《安的种子》时,老师从漫不经心到热烈交流,从工作、学习、家庭、孩子教育等各方面表达着自己读这本绘本的感想,我再次明白,绘本真好,谁都需要读一读!
写给自己:坚持读书,发现惊喜。坚持读和写,会遇见最好的自己。
程红兵老师是一个会发现问题,进行批判的同时,又是很会解决问题的教育专家。
教育创新与绘本阅读 教育创新与绘本阅读 教育创新与绘本阅读 教育创新与绘本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