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9【课程育人】少说教,绘本心育妙处多

9.9【课程育人】少说教,绘本心育妙处多

作者: 大龙猫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01:23 被阅读0次

          入职7年来,第一次挑战一周17节课。实践证明,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路上的工作强度,普通鞋子的舒适度根本无法承担我沉重的躯体和疲惫灵魂。第二天就下单买了两双软底球鞋,再爱美,也耐不住这样上下楼奔波。与此同时,更大的挑战是,孩子们经过一周适应期,也开始逐渐释放“天性”,这时候,班主任的考验真正到来了。

          我们开始要收起一些第一周的温柔,通过适度地严厉帮助孩子们树立规矩意识。正面管教不等于无底线地肯定,特别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到达一个新的环境后孩子也会不断试探规则的底线在哪里,如果连基本的规则都无法树立,那么以后班级的各项常规都将很难推进。

          但是,严格归严格,它不能成为管教的所有。如何做到严慈相济,在“小仙女”和“大魔女”两种角色间游刃有余地切换,我也有我的智慧。

          假期在骨干班主任网络研修班刚听了陶子老师的绘本系列课,现在陶子老师就在身边,而我又被安排了教全年级的绘本课,这么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会,如果只“抱怨”课多,不想法子把假期所学仿创实践上好上精似乎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一年级孩子并不具备对道理的感受力,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当我们想讲一个道理的时候,绘本的形式确确实实是一年级孩子们所需的能接受的。

          比如这周,除了课堂及常规的管理严格度开始增加,负向评价语不可避免的使用频率会有所提高,孩子之间小摩擦告状情况明显如预料的增多。而我在尝试教孩子正面管教的表达语言支架时,发现遇到了困难。难点卡在大部分孩子还不能认知自己的情绪,因此无从表达。这时,绘本《大卫上学去》很好地化解了这两个问题。

          在绘本中,大卫的老师总对淘气包大卫说“不可以”,不可以大叫、不可以推人、不可以下座位......这些场景,我相信孩子可太熟悉了,这一周,他们没少听“不可以”。但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角色互换了。作为讲故事的人,我成了捣蛋鬼大卫,而在座的孩子们则成了小老师,告诉我为什么“不可以”

        “我上课想下座位,老师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夸张地问道。小小老师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这样会吵到其它同学,学不了知识啦!”有的说“你来学校是好好学习的,下座位自己也学不好呀!”还有的说:“老师讲课很辛苦的,你这样不太有礼貌”。

          争着回答问题教育大卫的小老师里,不乏有自己就很爱下座位的呢。瞧瞧,角色一互换,说得多么头头是道,我想讲的道理,是不是就借由孩子的口自个儿讲出来,完成了一次自我教育呢。

          再瞧瞧大卫和朋友吵架的那一幕,多么得眼熟,多么得容易代入。当大卫和好朋友吵架,两人互相指着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我请了一位积极的小戏精与我对戏。

          “都是你,是你先惹我的!”我气势汹汹地说道。

          “明明是你,是你先撞到我了!”对方憋住笑,强装很有气场的样子回击我。

          “才不是,是你先打我,就是你的错,哼”我毫不客气再次指责。

          “你胡说,是你先动手,是你的错”小戏精渐渐入戏,我们的争吵愈发激烈。

          “你你你,就是你!”“你你你你,明明是你!”

          底下的小老师哈哈笑作一片。我心想:“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你们来告状没完没了互相指责的时候,我可笑不出来!”

          演得差不多了,我问底下的小老师,我们这架吵得精彩吧!问题解决了吗?孩子们纷纷大笑摇头。怎么办呢?孩子们又支起了招。“你们可以先说说自己哪儿做的不好呀!”一个小老师建议道。

          “真是个好主意!”我立马肯定,并教给孩子我的独门秘籍——解决纠纷三部曲:第一步,把指着别人的手指头收回来,指着自己;第二步,把主语由“你”变成“我”;第三步,如果是自己做错了,还可以加一句对不起。

          比如这幅大卫和朋友吵架的场景,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了如何应用。“我刚刚不小心打到你了,对不起”“我也打了你,对不起”。举手起来角色扮演的孩子仅用了不足10秒便和解成功,避免了一次“灾难性”地告状,全班为之鼓掌。

          当然,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课堂小环节就让每位孩子都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一定会有一个过程,需要孩子去遇到真实的问题,老师和家长一起引导,慢慢才形成正确的处理问题思维,继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然后开始养成人际交往的能力。但是,生硬地批评指责这样告状不对,和利用绘本吸引孩子兴趣,激发孩子参与讨论的热情,引导孩子在角色代入中观察、思考、感受、进行自我教育,其效果定会有本质的不同。

          这个绘本故事的结局也特别温暖。尽管大卫做了很多荒诞的事情,但最后大卫知错能改,主动负起责任,老师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并给了他一个接纳的拥抱。明天他依然会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开开心心来上学。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找很多借口逃避责任,甚至不惜撒谎,并不是孩子品行不好,而是担心我如果犯了错,老师会怎样,家长会怎样,担心自己不被认为是个好孩子,不被喜欢。

          因此,通过这个绘本,还要让孩子明白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使犯了错误,他依然是被爱的。有人说过“孩子们犯错,连上帝都可以原谅。”在课堂的最后,哈哈大笑之余,我告诉每个孩子,老师爱着你们每一个人,我们的课堂和学校,是一个允许大家犯错,然后学习去改正的地方。

        “教以德为首,德以情为先” ,我想,这里的“情”不仅仅是通过案例事件、绘本故事等引发孩子们的共情,更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父母对他们的真情,对他们的接纳和包容。一如马斯洛层次需求金字塔所揭示的,满足了底层的情感归属需求后,才可能生发出更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孩子成长之路需要不断试错,无可避免会听到很多的“不可以”,但如果孩子始终相信自己是被爱的,他便会在这些“不可以”中培养出应对人生挫折的抗挫能力、勇于直面问题的改错能力、应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以及换位思考的理解能力。所有的“不可以”,我想,这时,才真正会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9【课程育人】少说教,绘本心育妙处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bn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