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尕伱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6f2efdfcb18e8a91.jpg)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从前慢》
2014年,许渊冲先生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文学翻译奖,是迄今为止,亚洲第一位荣获此殊荣的人。这是董卿在《朗读者》中对许渊冲先生的介绍,当96岁高龄的老先生走上舞台与董卿握手时,虽有点步履蹒跚,却依旧精神抖擞,乐呵呵的还很幽默的与董卿开着名片的玩笑。先生身上的乐观精神显而易见,情感之充沛令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不如。当讲到他翻译的第一首诗时,讲到林徽因为徐志摩写的《别丢掉》动情处,潸然泪下。董卿说热泪盈眶是年轻人才会常有的,这是年轻的标志,这就说明许老先生的心态还是那么年轻。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94d89ad639546134.jpg)
谈到他的专业——翻译时,他也是乐在其中,如他的人生格言“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说他是诗译英法唯一人,当仁不让,他与董卿侃侃而谈,他说同样一句话,如果他翻译的比人家好或比自己以前翻译的好都会让他感到乐趣无穷,而这样的乐趣是别人偷不走的,是属于他自己的乐趣。
2007年老先生被查出直肠癌,医生说他只有七年寿命,然而老先生并没在意死神是否随时来临,每天照旧该做什么做什么,坚持工作,不放弃翻译。如今96岁高龄的许老先生依旧会熬夜工作,精力旺盛。
他说“失败有失败的美,要善于创造美,发现美”,他说“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73cb19375498e773.jpg)
叶嘉莹先生从小熟读古籍诗词,工于书法,一生经历坎坷,寄情于诗词,她将自己的经历写进诗词中,她说“你们读我写的诗,就能了解我的一生经历”
如今93岁高龄的叶老先生依然坚持教学,每次上课3小时。
她说:“吟诵几乎失传了,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我应该把正真的吟诵,留下来给爱好诗歌的朋友们。”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叶老在晚年写过一首诗,她说‘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大意就是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1c4c7024bc8f2e41.jpg)
董卿在《朗读者》中惊讶的问潘老“你怎么能到这个年纪,在说起自己的工作的时候,还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潘老乐呵地说:“对,我一辈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术上的工作我全部都清楚。”
潘老说他的老伴:“我一见到她就喜欢上她”他们的感情,相濡以沫几十年,依旧可以在如今这把岁数,骑着电动车载着老伴在清华校园成为一道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f658d7b61fda88d9.jpg)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
杨绛先生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new experie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8aa4ef25d0d5d4ae.jpg)
这些先生们都高寿却依旧精神抖擞,他们的一生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坎坷与磨难,没有谁能天生一帆风顺,然而他们却依旧笑看风云。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乐观、豁达,对自己事业的执着与专注,那种在工作中的热爱之情,所谓的匠人精神,认真与钻研,都是那么的可爱与宝贵,这样的精神在如今的年轻人身上已很难再找到了,那种对待感情相濡以沫以及童心未泯的情趣,无论今日世间如何变化而我心依旧的坦然处之。所谓的莫忘初衷,方得始终便是如此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069/fd44775ce24589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