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喊“看透”的人似乎特别多,并有越来越多之势。真有那么多人看透了吗?肯定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看透了,有一个诀窍推荐一试:不说看透的人,其中可能真有看透的;口口声声说看透的人中,一个看透的也没有。不信?道理很简单,既然看透了还说什么呀?
有人把做人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个境界中的人,大多是少年儿童甚或是初涉世事的年轻小伙子,在他们的面前一片光明,看一切事物都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对前途充满憧憬,因此个个雄心勃发,跃跃欲试。及至人到中年,阅历渐增,遭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酸甜苦辣,甚或遭受冤屈挫折、侮辱诽谤,遂生愤世嫉俗之感,这就是第二个境界。处第三个境界者大都是一些度过大劫大难、大困大苦,且有悟性的人,一般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经过了急流险滩,平静了下来,以平常心观人、观己,发现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且也不过如此。当然三种境界绝不能只按年龄划分,有的人一辈子也简单幼稚得很,可能到老也停留在第一个境界,而有的人虽年纪轻轻,却阅历丰富、悟性极高,也有可能进入了第三个层次。而更大量的人可能一辈子总停留在第二个境界。如以“看透”了没有的标准去衡量,第三种境界的人算是接近“看透”的层次了,而高喊看透的人,则充其量只能算处在第二种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