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
更好的养育方式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更好的养育方式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作者: 菜瓜成长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8:48 被阅读0次
    更好的养育方式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这周在看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大受震惊。书中对传统的“教养假设“,即“父母在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这个正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和反驳。

    怀孕后,我会关注一些育儿的文章和书籍,但这都基于一个默认假设“教育孩子是有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或者说父母是可以通过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来影响孩子的。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传统学术理论告诉我们,童年时的经历尤其是我们与养育者的关系对我们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成年后我们也倾向于把自身的很多心理或行为问题归结于幼年的经历。

    但作者认为:“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通过很多例子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人格特质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度”。

    例如,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独生子女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没有太大差别,有两位异性家长与两位同性家长或者一位家长的孩子没有太大差别,上幼儿园的孩子与在家父母照顾的孩子没有太大差别,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养子人格上没有相同之处,即便是亲生兄弟姐妹间人格的相关性也很低。

    特别是双生子的证据,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的双胞胎性格很可能迥异,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双生子也可能惊人相似。实际上我们无法判断孩子的特质是受先天基因还是后天教养的作用。

    此外,孩子与父母是有双向作用的,对于暴躁的孩子我们可能表现严厉,对于乖巧的孩子我们相对宽松,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个性?还是孩子本身的特性影响了父母的养育方式?

    后者作者称之为“间接基因效应”,也就是说孩子所面临的环境很大部分仍然是由基因决定的。社会研究者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纯粹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效应。

    关于如何育儿,市场上有铺天盖地的文章和书籍。现在的专家通常告诉父母要对孩子的需求尽可能关注和满足,同时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一定规范,在孩子犯错时需要讲道理而不是惩罚等等。

    作者在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教育方式产生的效应后提出“建立在一系列儿童和父母假设上的不确定的、因果循环的构架是我们文化和时代中特有的。这些假设如同空中楼阁。”

    《教养的迷思》在20世纪末一经出版就因为其违背直觉的观点引起学术圈内和圈外人士的震惊和愤怒。这些观点直到现在依旧没有被普遍传播和认可。

    这不就相对于在说社会研究者们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作出的相关研究结果根本站不住脚,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的努力就是白费功夫?

    既然说父母的教育方式长久来看对孩子没有影响,那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作者提出如果孩子在家中学习到的东西与其他孩子在家中学到的一样,孩子就会保留。如果不同,对于一些选择性的差异,像是某些爱好与技能会被保留。而强制性、明显的不同会被摒弃,如语言方式的不同。

    心智的形成从孩子社会化开始,对于大多数人,是从2,3岁踏出家门后便开始萌芽。像其他生物一样,孩子也是演化的产物,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习得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父母的教养只是孩子大脑模块中的一小部分,一旦脱离与父母相关的情境,并不会对儿童产生长远影响。历史演化规律表明孩子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同辈群体而非父母,同辈群体的规则是孩子最重视的。

    因此,作者认为父母与其花心思在改善教养方式上,不如巧妙地去影响孩子交友的质量。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和如今的购买学区房都是相关行为。

    此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差异给孩子带来自尊心影响,在某些可控领域,比如穿着打扮、名字父母需要加以注意。

    作者认为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跟夫妻关系是类似的“我不指望我今天怎样对待我丈夫,就能决定他明天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会影响他跟我在一起过得是否幸福,我们是否还是好朋友。”

    也就是说,作为家长不能强求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孩子人格产生多大影响,因为遵从各种教条给自己很大压力。与孩子相处的目的更多是与孩子建立起良好愉快的关系,把自己所知道的教给他们,与孩子一起探索人生。

    不仅是给孩子塑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样自己也能够享受这段时光。“如果你感到很累,那是因为你用力多度了。”“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作者的这些观点让我既轻松又困惑,它们大大动摇了我头脑里约定俗成的传统观念,但我暂时还没有勇气和智慧完全推翻。

    但这让我对一些问题重新产生了思考,我的性格、我的某些心理和行为习惯多大程度取决于我的基因?与同辈群体的关系对我心智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不能再简单地把这些问题仅追溯于童年经历,归咎于父母的养育,这背后有更深层、复杂的关系被我长久的忽略。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这本书,它让我深切地意识到再权威的观念也可能是错误的,再伟大的人也有思维上的盲点。“知道自己不知道”竟然比想象的困难那么多。

    最后,分享一首纪伯伦的小诗。

    《论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的子女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里,却不是源自你

    尽管和你同处,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虑

    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虑

    你提供的居所可以安其身,却不能安其神

    因为他们的神魂,乃是属于明天的居所,而那,却不是你可以造访之地

    甚至在你的梦里也不可以

    你可以试图模仿他们,但是切忌

    试图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走回头路,不会止于昨日。

    你是弓,从中发出的生命之箭,就是你的孩子

    那射手看到无限的时空之道上有那个印记,于是

    他以其神力拉开了你,以使那箭能急速射向遥远的天际

    请你在射箭者的弯弓之臂上得到安慰。因为,虽然他欢喜疾飞之箭

    却也同样欢喜

    弯弓不抖,稳如大地。

    --卡里.纪伯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更好的养育方式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gd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