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准确的表述,爱丽丝在我阅读历史上的意义。
她已经150岁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读到《爱丽丝漫游奇境》……遇到她,各种各样的她。
起初,跟着爱丽丝掉进树洞,迷迷糊糊就读到最后,各种版本的图片混着文字眼花缭乱,仿佛自己也筋疲力尽应接不暇的走了一遭。
稀里糊涂的忙活啊。
后来大一些了,读到更深度详尽的爱丽丝。
不需要图片了,被文字带着就走了,一路闯荡。热闹之外,各色人等看出了些性情,情节跌宕中也摸出了一些端倪。感受到了角色的生动和故事的妙趣,开始对爱丽丝有了“伙伴”的感觉。
我喜欢她。
她带着那股呆萌的勇气,闯过一关又一关。
她遇到各种气质的人,哦不,还有动物,跟它们成为朋友,或被它们挑战。
或者,挑战他们。
她变大,又变小。她闯祸,也善良。
甚至有时候,她失礼,嗯,同时她道歉。
不是公主,不是贵族,也不是邻家的小小傻白甜。
她就是一个寻常而独特的,在树下睡着了的孩子。
小时候不会有太深入的思索,但是爱丽丝却那么吸引我,我喜欢她那个劲儿,和其他童话书里的一切姑娘都不同。遇到多么离奇的事情,永远都还是她自己:语言风格、情绪反应、判断事物……都仍然是爱丽丝。
她并不是我唯一的伙伴,书架上各类书来了又去,她却一直在我心里。一路长大,无论在哪里看到读到关于爱丽丝的一切,都会对自己会心一笑。
只要她是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当妈之后,给女儿囤书成为生活基本内容。
然后重逢了爱丽丝。
这版罗伯特.安潘的手绘版本让我惊艳极了。
里面的插画用了铅笔的笔触,素净又动人。
王永年老师的翻译,也真的是信达雅皆具。
全书的最后一段很迷人:爱丽丝醒来后,姐姐重坠梦中,而后独自在树下回味爱丽丝的梦——这时已经脱离整个故事的淘气,隽永而意味深长。让我仿佛初读又恍如隔世。
女儿也喜欢爱丽丝,喜欢我陪她读那一段天马行空的梦,喜欢梦里的无章法,喜欢在树下醒来时的恍然大悟。
从梦里醒来,再到合上书从书中醒来,盗梦空间的三层梦境,也许就是这种感觉。
女儿五岁时,爱丽丝被重新翻拍上映了。
看到宣传片时,我直觉这部片子一定有所不同。会优于还是劣于原著?我是有一点点忐忑的。
带着妞儿一起看,跟当年的我一样,看得稀里糊涂,却又热闹混乱的开心。
嗯,事实证明,没有优于,也没有劣于。
爱丽丝长大了。
只要她是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你无法把电影等同于原著。
但如果你没有深读过原著,你又实在不会看得懂电影中的诸多伏笔。
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没有人知道答案,除了曾经的小爱丽丝。
疯帽子是不是爱着爱丽丝?没有人知道答案,除了疯帽子。
各种没有答案的梗?抱歉你干嘛不读读原著。
爱丽丝不够漂亮?我们都知道,爱丽丝根本不需要漂亮,就足够美。
背叛了原著?其实她长大了,她没有背叛自己就好。
诸多差评。
那又怎样呢?只要她是爱丽丝,我就永远有代入感。
只要她是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后来,爱丽丝的第二部《镜中奇缘》又回到大银幕。
记得放映那天放学之后,把所有的事情都屏蔽,带着女儿二人直奔影院。
更加离奇却更有深度的旅程,她仍然不漂亮,甚至有了更奇怪的装扮,更离经叛道的理论——但却更加吸引人。
爱丽丝不会停下脚步,她又长大了。
年轻的爱丽丝开始和迂腐的妈妈对抗:
我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就是变得和你一样。
孩子的犀利有时候是一种残忍——如果你没有做过母亲,可能很难体会到这一点。
还好,残忍的爱丽丝会继续长大。她为了拯救朋友,差点弄丢了自己和整个世界,经历了时间崩溃,回到了母亲身边。
妈妈,我爱你。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改变不了过去,
但我们可以从过去中学习。
女儿的成长带领了母亲的成长,当爱丽丝选择放弃梦想,真心的善待妈妈时——母亲果断的做了一个母亲:切断冗长腐烂的生活,陪伴孩子继续梦想。
如果你想做什么,你就可以去做并能够做好它。
我的孩子也长大了。五年前的看热闹,变成了和我品味一致的小闺蜜。
看到身边的她专注懵懂却若有所思,泪点笑点都和我高度一致。你知道那种感觉吗?
遗传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爱丽丝,串起了我和女儿之间更奇妙的链接,让我们拥有了额外的一种友情。
共同成长,是让不完美的彼此永远相爱的唯一方式。
只要她是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
延伸阅读: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经典的熟悉故事,
这总是格外趣致而带灵气的一件事情。
书籍、各种版本的书籍、
电影、各种版本的电影、
续集、前传、音乐、花絮……
当一个故事吸引了孩子,
把与此相关的周边都提供给她,
就是最好的完整体验。
满足各个感官,
是“深入立体化学习”的最好方式。
只要她是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彩蛋:
《嘘,别提爱丽丝》
爱丽丝的粉丝……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