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的时候,经常会跳出“表现型人格”与“进取型人格”两个专业名词,之前不了解这两种类型人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今天读到了他对这个话题的详细介绍,我终于了解了这两种类型人格的区别,而且也知道了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我害怕当众分享。
虽然我做过销售,与不少人打过交道,经常出去参加培训,有分享时,即使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让我当众讲话或分享,我的头脑就一片空白,总是草草结束,恨不得赶紧下一个,更不用说主动站出来分享了。我为什么害怕当众分享呢?
最早提出“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的学者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理论中,人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于是只要有可能做不好,有可能导致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差,他们就直接不去做了。第二种人更在意自己是否能变得更好,于是,他们不一定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们知道:更重要的是,虽然自己暂时表现不够好,但只要持续做下去,练下去,一切都会有所改善,甚至必然会有很大的改善——就好像什么都无法阻挡他们一样,他们总是可以"奇迹般地成功"。这真是一个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理论。
按李笑来的说法,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造就的两个完全不同物种:
表现型人格的物种最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
进取型人格的物种最在意自己未来的表现。
请注意:后者不是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表现,后者不那么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未来的表现。这两个物种的核心差异在于:前一个物种的元认知活在当下;后一个物种的元认知活在未来。这个底层差异,使这个两个物种在每个相同的环境或条件下,都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或行动。在他看来,真正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物种——那个更在意甚至最在意自己未来表现的物种。
当然,在我们每次改变、修正或者升级自己的价值观以后,我们"依然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
原来我属于"表现型人格",因为我更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而不是更在意自己未来的表现。了解了这一点,以后若有分享的机会,我会勇敢地当众表达,或许会做得不够好,但是持续下去,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