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原创文字集每天写1000字
点评柒季城《那一碗汤,也是一样的》: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

点评柒季城《那一碗汤,也是一样的》: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2-12-10 09:44 被阅读0次

柒季城描写了同在一个工地干活的小王吃饭喜欢淋汤,小张却不喜欢,为此还发生争吵。最后小张通过一碗“咸汤”来提醒小王,小王意识到并决心改正的故事。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无妨,但是生活和工作在一个群体中,就要兼顾到他人的感受,莫一意孤行,方能和睦相处。

现就本文内容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题目

《那一碗汤,也是一样的。》这个题目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既然是淋汤的故事,不如就以《淋汤》为题,这样显得凝炼,也贴合故事本意。

另外注意题目中标点使用,原文标题需更正为《那一碗汤,也是一样的》。

二、关于内容

原文:小张和小王同在一个工地干活,在吃饭时,小王有一个习惯,让同事有些反感。

建议:开篇可直接展开故事,激发读者兴趣,第一段可删除。


原文:在开饭前小王喜欢把刚上桌,装肉盘里面的汤汁,倒在自己的饭里面搅拌着吃。这样一来,那些肉没有了汤汁,会没有那么好味道,小王是吃得香了,但别人就不高兴了。

建议:转成故事描写,代入感更强烈。

例:装肉盆浸着香味扑鼻的汤汁上桌了。小王迫不及待地端起肉盆,把汤汁一股脑地倒在自己的碗里,满意地搅拌起来。这一幕让在同一个工地上干活的小张看在眼里,气在心头:“那些肉没了汤汁,还有什么好味道?小王太过分了。”


原文:煮饭小张,看在眼里心里有点不爽。一次两次优可忍,但几次以后,以他直率性格再也忍不住,出言劝告。

建议:“煮饭小张”不通顺,“一次两次优可忍”中的“优”是错别字。这些基础问题可以通过成文后的出声阅读和反复修改来解决。

另外本段和下一段之间没有衔接,而是描写了两次开饭的情景,所以不妨改一改,使本段能够承上启下。

例:他几次欲言又止,心想:下回再这样,我一定得跟他理论理论。


原文:某次开饭,小王刚端起菜盆。小张一脸不好气说道:“喂,你把菜汁都倒了,菜还有味道吗?叫别人还怎么吃。”

建议:“某次”可改为“又一次”;“菜盆”后的逗号可改为句号。“不好气”改为“不高兴地”,注意表达。

例:又一次开饭,小王刚端起菜盆,小张一脸不高兴地说道:“喂,你把汤汁都倒自己碗里,菜没了味道,别人还怎么呢?”


原文:“关你鸟事,你也可以这样做啊!没人不让你倒。”小王满不乎地回道。

“你这人真是自私自利,不可理喻。”小张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小王怒斥道。

“你再说一遍试试。”小王也不甘示弱回怼 ,同时撸起袖子,想要干架的样子。

点评:以上三段对话描写很到位,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充分体现了人物形象。


原文:工友们看势头不对 ,急忙拉开二人。几个工友的劝涚下,才得已平息这场闹剧。

建议:“才得已平息这场闹剧”改为“这场闹剧才得以平息。”


原文:经过这件事情,小王也许意识到自己不对。有一段时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张也跟他冰释前嫌。

建议:描写中可适当扣题。

例:经过这件事,小王也意识到自己不对。有一段时间,他吃饭时不再淋汤,这也让小张看到了希望,同他冰释前嫌。


原文:然而好景不长,小王喜欢倒汤汁的毛病又犯。小张再也不想说他,毕竟一起做事,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因为这些事,两人再次闹得不愉快!

可是小张又看不惯,小王这个毛病,看着就感到憋屈。小张思前想后,想出一个办法。在某次煮饭的时候,故意多做一点汤汁,多的汤汁加多一把盐,用另一个碗盛好。

建议:这两段在描写可再精炼些。

例:然而好景不长,小王喜欢淋汤的毛病又犯了。

小张再也不想说他,毕竟一起做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可是小张实在看不惯,就想出一个办法:做菜时故意多放一点汤,盛菜后,把剩余的汤汁加多一把盐,用另一个碗盛好。

还跟工友们说好,提醒小王淋这碗里的汤。

上桌准备开饭,小王刚要端起那有肉的菜盆。有工友就说:“哎,旁边这碗也是一样,你就倒这碗的吧。”


原文:小王听说是一样,毫不犹豫双手捧起那碗汤,往自己的饭淋下去。他吃了两口,不禁紧紧地皱起眉头,太咸了,差点忍不住喷出来。可他不想在别人面前出丑,强忍着吃完这碗饭。

此时小王也明白是别人,故意作弄他。也真正认识到,自己饭前菜汁淋饭的行为,是多令人厌恶,下定决心改掉这毛病。

建议:把描述性语言转换成小王的心理活动,代入感更强烈。

例:上桌准备开饭,小王伸手要端那有肉的菜盆淋汤,有工友就说:“哎,旁边这碗也是一样,你就淋这碗吧。”

小王毫不犹豫双手捧起那碗汤,按他一贯的做法淋汤、搅拌、开吃。“这么咸!”小王紧紧地皱起眉头。他抬头望望,小张和工友们都在谈笑吃饭,便也强忍着把“咸饭”一口一口吞咽下去。

终于吃完了,带着些许气愤,小王起身去找他的大号水杯。一路上,边走边叹气:看来我这美味的“汤拌饭”是吃到头了啊。


修改后全文:

淋汤

装肉盆浸着香味扑鼻的汤汁上桌了。小王迫不及待地端起肉盆,把汤汁一股脑地倒在自己的碗里,满意地搅拌起来。这一幕让在同一个工地上干活的小张看在眼里,气在心头:“那些肉没了汤汁,还有什么好味道?小王太过分了。”

负责煮饭的小张几次欲言又止,心想:下回再这样,我一定得跟他理论理论。

又一次开饭,小王刚端起菜盆,小张一脸不高兴地说道:“喂,你把汤汁都倒自己碗里,菜没了味道,别人还怎么呢?”

“关你鸟事,你也可以这样做啊!没人不让你倒。”小王满不乎地回道。

“你这人真是自私自利,不可理喻。”小张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小王怒斥道。

“你再说一遍试试。”小王也不甘示弱回怼 ,同时撸起袖子,想要干架的样子。

工友们看势头不对 ,急忙拉开二人,纷纷劝说,这场闹剧才得以平息。

经过这件事,小王也意识到自己不对。有一段时间,他吃饭时不再淋汤,这也让小张看到了希望,同他冰释前嫌。

然而好景不长,小王喜欢淋汤的毛病又犯了。

小张再也不想说他,毕竟一起做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可是小张实在看不惯,就想出一个办法:做菜时故意多放一点汤,盛菜后,把剩余的汤汁加多一把盐,用另一个碗盛好。还跟工友们说好,提醒小王淋这碗里的汤。

上桌准备开饭,小王伸手要端那有肉的菜盆淋汤,有工友就说:“哎,旁边这碗也是一样,你就淋这碗吧。”

小王毫不犹豫双手捧起那碗汤,按他一贯的做法淋汤、搅拌、开吃。“这么咸!”小王紧紧地皱起眉头。他抬头望望,小张和工友们都在谈笑吃饭,便也强忍着一口一口吞咽下去。

终于吃完了,带着些许气愤,小王起身去找他的大号水杯。一路上,边走边叹气:看来我这美味的“汤拌饭”是吃到头了啊。

相关文章

  • 点评柒季城《那一碗汤,也是一样的》: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

    柒季城描写了同在一个工地干活的小王吃饭喜欢淋汤,小张却不喜欢,为此还发生争吵。最后小张通过一碗“咸汤”来提醒小王,...

  • 第一人称

    写故事或者小说,我几乎从来不用第一人称,虽然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但我的心里始终是抗拒的。 我总觉得使用第一人称需要...

  • 三本毕业的我在深圳月入12K

    前言:这是我同学的故事,为了让读者更有代入感,我使用了第一人称。 也许我最终会离开深圳,但是我不会后悔我来...

  • 简书是打算跟着XX走了?

    简书最新活动,看图~ 都是第一人称的文,虽说第一人称比较有代入感,但事实上也是最难展开的写法 毕竟第一人称的文没法...

  • 赶集——秦家大集

    文/辛超凡 离家不足一公里那片小区名叫柒季城,不知道开发商为何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柒季城小区开发之前那片地是自然屯,...

  • 《活着》读后感

    全书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第一人称,有很强的代入感,同时也极具感染力,这也是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并产生波...

  • 食20180901

    一日三餐四季,离不开那一口汤,那一碟儿青菜,那一小碗儿咸菜。 有汤,就咸菜,青菜,白米饭就可以好几碗啦。也许你说这...

  • 写文的困惑

    最近一直在写之前构想的小说,用的第一人称。进度有些慢。 开始写,觉得第一人称代入感比较强,选择了第一人称,但是写着...

  • 那一碗汤

    我有很多不会做的菜,但有几样拿手菜。其中包括罗宋汤。

  • 徐州历史人物谱彭祖(二)

    上篇讲彭祖因一碗汤得了一座城说明熬一碗汤的重要性,另外也说明了这碗汤给谁喝也很重要。因为他给尧领导喝的,所以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点评柒季城《那一碗汤,也是一样的》: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jz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