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第17天》

作者: 玉屑沉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22:17 被阅读0次

        这一部分讲的是真假师之辨,小大之辩。意鸸子一出生就被文化伪道强行开窍黥以仁义劓以是非。为摆脱文化成心的自我束缚,寻找到至人许由希望得以“务全”。如果这里取“许由”为大,以其为师则仍是陷入文化成心中,取“大”(大小之辨之大)仍为取假、假师;

      而在这里以大(大道、造物者)为师,则是呼应标题“大宗师”,以大道为宗为师。“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是“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的跨章重言变文。故其在之后言“造物者”即“大”、“师”,喻大道而非许由。所以意鸸子为知至知而后得悟的至人,以大道为宗、为师;非申徒加者。

      申徒加随至人学道十九年,只是在取“大(以至人伯昏无人为大)”为师,知至知而不明大道。许由言“未可知也”,即是至知无知的变文。“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皆是本篇前面部分描述大道的变文。

      子舆裹饭而来,正欲通过仁义来收买子桑。父母岂欲吾贫哉?天地岂私贫我哉?父母和天地属于变文重言,其一指出大道面前一切平等,天地万物包括父母都是由大道所生;其二指出父母只是表面上生子养子,实际上一切都是大道化育,影射了贵为父母官的假君假臣,用文化伪道来代替造化大道,凡是跪服仁义者就给予金钱土地食物,对葆有大道之德而不愿被其教化束缚的人就挖空心思编织罪名施以刑罚恐吓。

        然而至些极者,命也夫!这是丧我至人对文化伪道发出的最后控诉。

      死生是天赋之命,对文化伪道唯命是从则是人造命运。至人不信命运,面对生死淡然处之。拒绝文化大知的仁义相助,不被伪道所收卖所役使。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才是至人所求,虽然不得,但不妄求。至人通过丧我让思想游走于仁义之外,天地之间,早已和天地混而为一,形体的存亡又有多大意义呢。行走人间所求唯有安时处顺,终其天年,即使所求不得,也能坦然面对。

相关文章

  • 庄子不二传 凤兮凤兮

    庄子不二新编 第96回 庄子打草鞋、织席子,以帮补家用。这日,不二不禁问庄子:“老湿当年见楚王,何不在朝廷里...

  • 庄子不二传 列子十八岁

    庄子不二传 第82回 齐不二问庄子:“老庄,你的道无物了,啥都木有,有个毛用?” 庄子随口编了个段子...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秋水 (一)

    《庄子·秋水》篇,庄子外篇的第️十篇,是继《逍遥游》与《齐物论》》之后,又一篇表达庄子主要哲理的精彩篇章。 在秋水...

  • 庄子:大鹏“怒而飞”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很重要,真的!

    【“蝉说庄子”《绪论》第1期 / 总第1期】 大鹏是庄子笔下最深入人心的一个意象,但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在《逍遥...

  • 庄子不二传 黑道圣人

    庄子不二传 第55回 庄子陪惠子出使齐国,到齐稷下大学去转转,对儒士们感慨良多。他写道: 孔门儒...

  • 大道同源 殊途同归 ---庄子 18《应帝王》

    与庄子同行,和31名伙伴们“一起共读庄子”已进行到第18天了,也是最后一天。读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应帝王》。心中暗...

  •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6

    第六天:第16讲、先秦诸子:孟子、庄子、荀子及其他 第17讲、魏晋文学 第18讲、谈音...

  • 第228篇 庄子

    【读史日历】(第228篇 庄子)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刻意

    《庄子·刻意》为庄子外篇的第️八篇,取篇首二字为篇名,主要论述养生之道,提出养生贵在养神,恬淡旷达、顺应自然,体悟...

  • 庄子不二传 一任天命

    庄子不二新编 第98回 寒梅初开,不觉又过年了。庄子和庄师母不免也各家亲戚处走走,拜拜年。 亲戚相聚,不过吃饭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第17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kn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