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实事求是”是由毛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不仅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也是许多中国人的口头禅。
其实“实事求是”并不是毛主席创造的成语,而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实事求是,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那我们实事求是地看待这次征求意见的外国人永居条例吧。
该条例确实受到了民众很大的非议,以及激烈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包括:
1)反对降低申请门槛,导致外国人大量涌入我国;
其实条例是基于实际情况,对申请条件进行了细化和适应性调整。
而且达到申请门槛并不表示能被批准,还会配套出台积分评估制度和定额审批制度。
2)反对引入中低端外国人口,抢占国人福利,破坏我国治安、伦理、血统、一夫一妻制,欺骗和伤害我国女性,传播艾滋等传染疾病,扩大伊斯兰宗教的影响等;
是否会造成移民泛滥,从而造成各方面的社会问题?这是国人对引入移民最大的担心。
当然国家也希望吸引海外华人归国,或是解决我国众多单身男青年娶外国新娘的问题。(《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外嫁女生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男人娶外籍女人近3万人,中国女人嫁给外籍男人约2万人,我国的“外娶”数量首次超过“外嫁”数量。)
3)反对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包括户口、社保、购房、外汇、生育、留学,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行政和司法优待等;
我国目前在户籍、生育、购房等方面,各地政府给民众的服务和权利尚存差异。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就容易有所谓的“超国民待遇”。
同时“外事无小事”的思想,也造成各级政府在工作中给予外国人更多关注。这也会在无形中使民众滋生不满情绪。
4)反对国内精英人士移民外国,再回国拿国内永居,因而占了国内国外两种好处。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从而能避免某些人两头占好处。
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也一定要给予我国国民相对更高的待遇,才能规避某些人“先移民再回国永居”的小心思。
实事求是地看待,上述问题有些是对条例的误解,但也有些问题确实客观存在。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妥善地回应民众关切,做好普法工作。有漏洞则尽快补上,有误解则通俗地解释说明,这样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民众在提意见的同时,也应该多了解相关知识,试着去理解立法的逻辑,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而不应该太过情绪化,被虚假的信息所欺骗,被廉价的感情所感染。
我们热爱祖国,但也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法律和社会问题。
我为祖国自豪,也希望祖国因我而变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