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我去看了《摔跤吧!爸爸》,被燃得一塌糊涂。
最让我难忘的,是大女儿吉塔走向战场时的眼神变化。
从第一场比赛她的不确定、不自信,输了后难过、愧疚,到赢得一个又一个比赛后,脸上松弛自信的微笑,眼神坚定,目光沉着。
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眼神?一定是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累积了一场又一场胜利后,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底气。
那种底气叫:我知道我可以。
上下图的眼神对比,吉塔像换了一个人父亲在吉塔打入世界比赛时,对吉塔说:“如果你获得了银牌,很快会被人遗忘。”
这句话被很多人诟病,有人说,如果女儿没有得金牌的天分,那么她将被这个执念害死!
可是,摔跤本来就是竞技游戏。既然是竞技,追求的不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吗?父亲的话不中听,却现实无比。
“得了银牌也没关系,至少你尽力了”,如果一开始就这么想,听起来是很安慰,那么吉塔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善,地位不会有任何提高,命运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这样的美好与安逸,要来又有何用?
(二)
我想起悉尼奥运会中20公里竞走的世界冠军王丽萍。
她是这个项目最大的冷门,因为一直以来,她的成绩都不算突出。
在比赛中,她最快只能排到第5。但前面的人都因为犯规纷纷落马。
最有希望夺冠的那个,把王丽萍甩开相当远的距离,却在离终点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动作出现纰漏,被犯规罚出。
那个选手,当场哭成了泪人,后来没人记得她的名字。
王丽萍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很实在地说,“有了这块金牌,家人的生活不用发愁了。”
这话是不是跟《摔跤吧!爸爸》里父亲的话如出一辙?
银牌固然很好,可是得到银牌,你的生活依旧无法得到保障。
唯有那个世俗意义上的第一,才能让你名垂青史,从此改变命运。
如果一直没有金牌,没有真正世俗上的成功,接下来迎接你的,只有世人的嘲讽,继续清贫的生活,看不到头的未来,这些实实在在的痛苦,才会将已经无路可退的选手们,压得再也没有喘息的余地。
这世间有太多假象,而痛苦从来不会伪装。所以不要说金牌不重要,成功不重要。
我们追求成功,无非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当你连选择余地都没有的时候,有什么资格藐视成功?
(三)
恶魔奶爸曾征询过一个话题,有哪些你集中精力去做然后产生好结果的事?
从公布出的故事中会发现,那些改变人生的人,看起来如出一辙的优秀:外语好,身材好,工作好,甚至还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兴趣。
真正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
但仔细研究他们的故事会发现,真正改变命运的事情,就是从完成一两个“小目标”,获得几个小成就开始的。
很多人做什么都坚持不下去,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失败多了,你会适应自己就是个LOSER的结果,更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还能做成什么?
这个失败感附身的自己,可一点都不美好。
而当你开始专注做一件事,并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之时,你才能真切的体会到那种从心底蓬勃生出的信心:“我知道我可以”。
人的心理机制很有趣。
对一件事物的投入,说是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可以驾驭的信心。
一个人获得了初次的成就,就会对这件事产生空前的兴趣,从而激励自己更加精进。
而如果一点反馈都没有,势必会开始怀疑自己,进而失去信心,兴趣下降,最终放弃。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大众的认可,对于一个人要不要做这件事,其实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你获得成功之前,你有什么资格说,不喜欢成功的感觉?
(四)
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话语权,往往是由他现实的地位决定的。
乔布斯出了名的情商低,性格差,却不妨碍他在果粉心里至高无上的帮主地位。因为他的才华,让人不得不狂热的崇拜他的每个决定。
野生作家大冰过着离经叛道的潇洒生活,让人羡慕不已。可是大冰们有很多,有谁能像他成为畅销书作家,从此自带光环?更多去丽江流浪的人,只落得一个“不务正业”的评价罢了。
很多演员商业上名利双收后,开始拍小众电影,录小众唱片,这些东西都不赚钱。如果没有之前巨大的成就支撑,这么任性的玩法,哪有演艺公司敢放任自流?
说白了,你对抗世俗生活的底气,恰恰来自你世俗的成功。
你成功了,你的全部人生,都将得到世人的接纳与肯定,你的所有举动,叫勇敢,叫创新。
你没有成功,那些举动,都会被视作笑柄,叫“no zuo no die”。
最终用力回击这个功利世界的,就是功利的成功。
没有获得成功之前,你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没有获得成功之前,你其实不太有资格挑三拣四,更没有资格说,成功不重要,过程最重要,因为那会让你看起来,像一只吃不到葡萄的酸狐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