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这本书是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一位喜欢的女记者推荐的!
生命的最后一课《最好的告别》的作者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是美国印度新移民的后代,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弗医学院。他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他医术精湛,又富有人文情怀,从1998年开始为《纽约客》撰写大量医疗观察类文章,见解极为深刻,专栏作品在美国公众中反响巨大。他就是阿图·葛文德。
他众多著作中《最好的告别》一书荣获2014年众多媒体大奖。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阿图延续以往的写作风格,没有多少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而是结合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给我们讲故事。 全书共8个章节,他给我们讲他妻子的祖母衰老的故事,讲他父亲生病至去世的故事,讲改造传统养老机构的故事,讲美国普通家庭为养老承受压力的故事……全书围绕人类衰老和死亡给我们上了生命的最后一课。
贪生恶死是人之常态,古往今来衰老和死亡就是人类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人们不愿去面对,去讨论,但无人能逃脱生命的悲剧―――从出生那天开始每个人就在不断衰老直至死亡。所以智慧的人们不仅要为“生”做好准备,更需要为“死”做准备。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生老病死才是人生常态,没有人能预测明天迎接我们的是太阳还是意外,我们应该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理性面对死亡。在寒假期间,我班有一名男生,他的父亲在年前猝然离世,父亲的死使他濒临崩溃,他长时间陷入悲痛之中,不相信身体一直很好的父亲会走,他精神抑郁,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她母亲没办法只好给他请几天假,最后他还是退学了,听说要去当兵了……不仅年轻的学生不能承受至亲离世,甚至中年人也无法接受,其中一种原因是这种痛苦的确让人撕心裂肺,另一种原因是生者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事先没有心理准备,认为亲人不会这么早离开他们!鲁迅倒是会劝解亲人,他的遗言是:“赶快收敛,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我们要有身边人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意识,更要做好自己可能离世的准备。我的姥爷今年七十多岁了,身体硬朗,背后子女们商量应该提前给老人准备装老衣服,以防万一。姨娘们把衣服拿去让姥爷试试,姥爷坚决不肯试穿,女儿们没办法只能作罢。面对死亡,恐惧、沮丧、忧虑也是人之常情。我的一位老师曾给我们讲他父亲的故事,他父亲是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老人平日刚强不怕死,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老人让子女想尽一切办法来延长他的生命,但老人已病入膏肓,非人力能挽回。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没意思,如果人人都把现在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生活会不会变得更有趣,更充实呢?
在死亡之前我们还要面对衰老问题,当我们老了,老伴走了,剩下的一人该怎么办呢?经济的发展,生存压力的加大,生活模式的改变,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日渐弱化。近几年,老家的小县城老年公寓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街小巷,更多的老人搬进了老年公寓,每天有人按时做饭;有人刷碗;有人洗衣服;有人收拾屋子;有人一起娱乐……子女有时间可以去看老人,在节假日也可以把老人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大家都心情愉悦,这也没有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各种家庭矛盾。有人站出来反对,认为此举不孝,我们可以看看书中第四章所介绍的路·桑德斯和女儿谢莉的故事,我们要知道现在医学化的时代,照顾一位衰弱的老人在技术和看护两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老人的安全白天更需要有人照顾他,但我们无法摆脱现实问题,孩子们中年了还在为生计奔波,要工作,要还房贷、车贷……再好好地照顾一位身体衰弱的老人真的力不从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我们在老年服务体系建设中可以借鉴别国好的举措,使我国的老年体系建设少走一些弯路。
养老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我们也要提前考虑,那就是当我们的生命到了最后阶段,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呢?是选择尽全力治疗还是自主放弃治疗?如果我们选择全力治疗把余生交给陌生的医生,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治疗扰乱我们的大脑,削弱我们的身体,花光终生的积蓄,然而生活质量却非常低,这是对自己和亲人的双重折磨。不敢相信,我一位同事的先生生命的最后三年,自己和家人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的焦虑与煎熬我想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却无法跟自己的至亲再多说几句再多看几眼,浑身插满管子,仓促地在痛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方式度过余生呢?某种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自主选择放弃治疗,提高余生的生活质量呢?因为那时100种治疗方法不一定能有一种有用,尽全力救治的结果也达不到我们预想的目标,但手术后的并发症却接连不断涌来。谁也不能战胜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医学更不是万能的神,它是有局限性的,最终救治失败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停笔,抬头,明媚的阳光照进屋里,屋内3岁的女儿在地上玩耍,此时生命是多么美好。“同学们”下课!
网友评论